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男装(73)

司徒越入了正堂,看着里面挂满了红布,诚棠胸前挂着个红花,和诚泰哥俩抱在一起,那表情,那动作就像是被女土匪抓紧山寨的良男。

看到司徒越进来,两个人先喊了一声“大兄。”委屈巴巴的。

诚棠的话更多“大兄,他们要我拜堂写婚书呢,我明明已经订过亲了,我要娶了她家的姑娘,我爹娘会打死我,大兄,救命。”

司徒越自己坐了张家的正位,看着正堂太过于狭仄,里面有站了很多人,只觉得呼吸不畅。诚泰看到他进来,放开诚棠,指着一个侍卫给诚棠摘掉红花,“给诚棠把红花摘了,大兄,咱们快走,这里留不得。”

张家的人就要阻拦。

“我说,你们家谁当家?”

“是老夫。”一个老人坐在一边,站了起来“敢问后生家里姓氏,祖籍何处?”

“姓氏是国姓,祖籍在金陵。老人家,明人不说暗话,你求什么,我也知道,我弟弟如今还未大婚,这次出门身边缺了一个婢女,我们这就带走了你们家的姑娘。外边该吃的吃,只是想要婚书是绝对不能的。”

“难道国姓就欺压百姓不成?”

司徒越一笑,“那刘家为什么对张家紧咬着不松口呢?我也不是那种不讲情面的人,让你们家的女眷和今天这位姑娘告个别,老人家,一个女孩换一家子平安不亏吧,你当初的打算可不是安了好心,算计了我弟弟,到头来还让我们家出头,真要计较,不需我开口,你当知道下场如何。再求更多,那就是贪心不足了。”

堂上一时安静,诚棠和诚泰找地方坐了,一个侍卫对着方云耳语了几句,方云走到司徒越旁边,俯身咬司徒越耳朵“外祖父让咱们快点,有官员携家眷去楼船拜见了。刘家的人被打断了一条腿,不碍事。”

司徒越合上扇子,“算了,咱们走吧,看日头已经不早了,出来的时间久了让家里人着急。”

站起来就走,诚泰和诚棠是巴不得就离开,立即跟上,司徒越大步出了正堂,张家的人就要阻拦,“公子且慢,让我们家姑娘换身衣服再走。”

司徒越并不停留,直接出了张家的门,门口有三匹骏马,其中一匹正是司徒越的大宛良驹,受过伤,不能长时间奔驰,小跑倒是没事。

司徒越摸了摸坐骑的脖子,扳着马鞍就要上马,一个穿着红色嫁衣的女子从张家小跑出来,对着诚棠喊了一声。

诚棠骑在马上,回头看着她,有几分不舍。诚泰和司徒越已经走出去一段路了,张家的马车急匆匆的赶出来,扶着那姑娘上了车,诚棠才放马奔驰去追两个堂兄。

一行人在云州盘桓了两天,皇帝接见了一些官员,船队再次南下。

过了半个月进入秦淮河,已经到了金陵。

到金陵的时间正好是中午,秦淮河两岸戒严,金陵衙门的官员给皇帝请安完毕之后,开始张罗午饭,一行人在秦淮河吃了午饭,皇帝移驾甄家。

甄家的老太君等候多时了。

甄家的老太君是个身材矮小的胖老太太,人看着比较富态,身体还好,平时不用搀扶。看见皇帝,眼泪先下来了,皇帝也比较感性,看见甄太君哭起来自己也跟着掉泪。两个人如平常母子一样互相看着,对着流泪。

旁人不敢上前去劝,甄妃自己哭的也是情难自禁。司徒越冷眼看着,甄家的人面露笑容,那表情里掺杂着放心,谄媚,自豪各种情绪。

唯独是三王,他自从船队到了金陵,隐隐一种底气充足的样子,司徒越看了不免心惊。

“父皇”三王在皇帝后边呼唤,皇帝回神,自责的说“怪朕,不该如此,惹的嬷嬷也跟着伤心。”

“是奴婢看到皇爷了心理高兴,怎么能怪了皇爷。”

甄太君往后看,有看见了自己女儿,眼泪更是一串一串的流下来,母女两个抱着哭了一阵子,甄太君抓着甄妃的手,使劲的拍了几下。各种感情都包含在里面。母女两个多年未见,见了除了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皇帝坐了甄家的正堂,指着三王对甄太君说“这是老三,想必您去年也看过了,这是他们家的诚泰。”

甄应嘉带着家里的男丁给三王和诚泰见礼,三王立即扶起甄应嘉,口称舅舅。

皇帝指着五王和七王,“这是老五和老七。”

甄家的人再次行礼,五王和七王不等他们开始就亲自扶起。

“君明,来,来祖父这里。”皇帝把司徒越喊上来,拉着她对着甄太君说“嬷嬷看看,君明长得像不像朕年轻的样子。”

“像,极像。”甄太君满脸的笑容,对着司徒越看了又看,司徒越大大方方的任她打量,她穿的是一件蓝色曳撒,配着玉带,戴着金冠,两侧垂下两条金丝编的绳子,面容冷峻,气度威严。甄太君作势下拜,司徒越也不阻拦,看着甄嬷嬷结结实实拜了下去,让程掬扶起了甄嬷嬷,嘴上客气“嬷嬷快别,嬷嬷是照顾了祖父的,有大功于皇室,怎么能让嬷嬷下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