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狭路相逢勇者胜(系统)上(139)

作者: 离野古道 阅读记录

杨铭这边也正研究呢,经历了最后五公里越野跑的遭遇,军方的士气大受打击,如果躲避投射攻击时,对方也来这么一下,那可就遭了,比速度咱们略微差些,咱们的优势主要是生死间的那份敏锐。一旦两方人员进入混战状态,被落在后头的人遭遇投射的数量就会成倍增加!

商量了半天也没其他什么好招,陈晓忠干脆说,什么策略不策略的,大家干脆自己顾自己得了。那么混乱得一个局面既要躲避投射物,保护要害,还要拦截对方,我觉着策略再好一上场也顾不过来的!

杨铭一想也是这个道理,那就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吧,

下午的比赛开始了,现如今场上人员情况如下:

学员方33人(燕红方淘汰一人:19;佟家兄弟方淘汰6人:14)。

军方还有32人。

射击是20人一组,两边各出10人,10分钟内完成射击,现场记录、排名,一场一公布。这种现场排名的气氛对大家的心里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

大约一个小时后,排名结果出来了,学员方淘汰6个,其中有两个人太紧张,十发子弹没有射完,剩余四人脱靶两次,打靶排名最末;军方淘汰一个。

场中人数变成:学员方还剩27人(燕红方淘汰3人:16;佟家兄弟方淘汰3人:11)。

军方还有31人。

两边人数的差距慢慢变大,最后一项考核也要开始了。

跑道两侧用栏杆做了防护,所有成员都要在指定地点进行穿越,栏杆外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士兵手拿投掷物准备投射。投掷物和手榴弹类似,长约20公分,也就一个巴掌那么大,头部包裹着浸过颜料的面团,湿漉漉的只要挨上边就会留下一道印痕。

跑到宽约20米,可以容纳20个人同时通过,伏新和杨铭对视片刻,俩人似乎也在这种交流中达成某种默契,他们各自领自己成员分别行动,很有种互不干扰的意思。

这种躲避投射物的比赛就好比在枪林弹雨中穿行,人员太密或者太稀都不行。人员太密集误伤率就会比较高;但是太稀松了,又容易集火攻击同一个人,难以躲避。而且这种躲避障碍物的比赛也没法列阵,跑队形,外物是死的,投射轨迹不会受视觉迷惑,只能凭借自己的灵敏闪避。

伏新把现有人员分成三段,第一波是伏新带着反应敏捷的去趟趟路,佟家的队伍放在中间,伏新和燕红带着剩余的人断后。

哨声吹响了,伏新领着自己兄弟向场内冲去,一进入场地约50米左右的位置,前后4枚投射物分别向前胸和腿的位置袭来,伏新一个加速,向左前方跃去,先躲过身前两枚投射物,一个跳跃又避开身后的攻击,就这样左躲右闪,越往后进行,攻击越密集,频率越高,且攻击的位置也越是要害部位。

起初还能不让障碍物沾身,可到后来就只能用手脚来格挡投射物保护要害位置,毕竟规则说了要害部位哪怕只挨一下也会被淘汰。随着攻击的强度变大,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由此又导致攻击更加密集,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明明终点就在眼前,可自己躲闪腾挪却离终点未进寸步,偶尔还会被逼退几步。

1000米的距离,平时轻松的像喝水吃饭一样简单,几个跳跃,几个呼吸就能到达的地方此刻却危险重重。伏新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身上也染上了不少的黄色颜料,大部分在手臂的位置。伏新都已经是这个状态了,其他人就更加不好!

他身后的人越来越少,有些是被击中要害部位,像头部,胸口等位置直接被带下场淘汰,有些是冲不过封锁线,在后方前后躲闪滞留与他的距离越来越大,这些他都已经没有心思去继续观察,现在眼里、心里都只有投射物品的轨道和痕迹。

最后200米,他已经冲了2次,前方有六个人在封锁每人平均30秒投掷一次,主要集中人的腹部上方,后面有4个人,每人平均1分钟攻击一次,主要集中在大腿至后心之一段目标,想要一个不中的冲过去很难,可正前方攻击的都是要害,这六个人里有一个高手,准头特别准不说,时机把握的也特别好,要不然自己拼着被击中也能闯过去,不会被逼退两次的。

王军在主席台前,眯缝着眼睛望着跑道终点,那个身姿挺拔,帽檐压低,下手毫不留情的老大,心想按你这个地狱级别的难度,今天考核究竟能通过几个,老大,你是来砸场子的吗?都像你这么搞,我的团队对抗赛还有意义了吗?

不光伏新闯的艰难,杨铭和队员一样步履维艰,尤其是最后关头看见燕回的身影,杨铭和他的兵都在心里绝望的嚎叫,旅长啊,你这是不给你活路吗?就你哪全军有名神枪手的眼力和手力,咱们这些人能不能冲过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