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6)
他看了一眼殿中一众“我什么都没听到”下人的脸色,哭笑不得,“本王有失体统?”
我认真点点头。
突然间,他站起来,打横着将我抱起来,旁边没见过世面的小桃儿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下人举着两排八盏摇摇晃晃的灯,王爷抱着我从西厢一路走到了东厢。
众人退去。
他将我置于塌上,桃花目深如水,“你愿意?”
红烛摇曳,蝉鸣鸟语,花好月圆。
……
“当然,既做了清王妃,我便要为清王府延续香火,开枝散叶!”
此语一出,刹那间空气像变了味道,周遭寂静得只剩下荷塘中的蛙鸣。
“殷临溪!你真是大煞风景!”
我有点懵,刚才好好的一个人,这下又是怎么了。
“事不宜迟。”说着我低头开始解领口的盘扣,脱了外衣,又开始解里衣。
解了没几颗,他一把抓住了我忙碌的双手和领口,“别解了!”
顿了顿,又道,“你喜欢我吗?”
“嘘!王爷,臣妾是清王妃,你是臣妾的夫君,倘若臣妾不喜欢你,便是背德,在皇家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便是在民间,也是要浸猪笼的!”
他气笑了,有些宠溺的语气地说,“别脱了,就这么睡吧。你还小,等到你喜欢我的时候再说。”
我忧愁地问,“王爷,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此人大怒,“你才有难言之隐!你全家都有难言之隐!”
噢,恼羞成怒。我了然点点头,“我懂了。”
他慌了,扯过我,“不是,你懂了?你懂什么了你就懂了?!”
我严肃地举着两根手指,“这次我绝对不会再说出去了!”
他绝望地转过身,捂脸。
半响。
我拉住他的衣袖。
他回过神,许是气过了,说,“我不走,我陪你到天亮。为了你的颜面,也为了堵上旁人的嘴,整个清王府都看到,你我同房了。你也好对母后有个交代。”
“嗯嗯!”我轻松愉悦地合上了眼睛。
主战
嬷嬷向皇后汇报了清王爷和清王妃圆房的战果。
让我意外的是,堂堂一国之母,没有在联姻之后兑现承诺,令其党羽援助叔父主战,仅仅是保持中立,朝廷之上,对于主战和停战两说相持不下,表面上看似打个平手,但实则,堂兄粮草将尽,越是多拖延一天,越是对我们不利。
当今朝堂两分天下,一边是孙太尉拥护的大皇子党,一边是皇后与前朝旧部拥护的□□。太子本来并非皇后所出,因自小受皇后教导养育,母子情深,□□派明面上以太子为首,事实上却唯皇后马首是瞻。
皇后这个老狐狸,在与殷家结亲后,确保殷家无法与大皇子党联盟,便撕毁承诺,对主战援兵劝说推三堵四。
当她在凤仪之上高贵优雅地笑着对我说,“你今日加入了清王府,便先是清王妃,才是殷临溪。理应先想的是皇家,而不是殷家。我已命一众旧部不反对主战,已经是给你叔父颜面,至于殷家要如何说服他家声援主战,那便是你叔父的事情了。”
王爷立在旁侧,忧心忡忡地看着我,似乎担心我我随时会因为他母亲的这些混账话当堂暴怒,而我只是颤抖地咬着下唇,低声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见我如此乖顺,清王这个得寸进尺的小人,面不改色道,“如此,你将这新茶呈与母后。”
我气得浑身发抖,双手去接茶杯,不知是清王有意刁难还是我的不小心,却被茶水泼了一身,湿了衣衫。不知道是气极还是被突如其来的事故慌了神智,脑子一片空白。
皇后意兴阑珊,“呵……武门世家的小姐……茶就免了,我也乏了,换了衣衫就自行跪安吧。”
宫娥们忙上前带我去侧室更衣。
隔墙有耳。此语意在提醒不要随便说旁人闲语,否则很容易让人听了去。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个“耳”了。
侧室中,肖女官的声音传来,“皇后既然不喜欢这个武门女子,为何让她嫁给清王爷?”
“殷家这个泥古不化的老顽固,若是我舍不得与之联姻,又如何投诚于我?若是为孙家所用,那便是大麻烦。清王不过是一个清闲王爷罢了,即便这女子有再大的能耐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殷家始终是不懂朝政,以为清王是我的亲生儿子,把嫡女嫁给他,便能拿住我的命脉,殊不知哪怕是嫁给太子当个妾,也比清王妃有用得多!”
“若是殷家与清王联合,那便是大不利于太子啊!”
“若是他们两家不合,那便是大利。”
“奴婢不知,既然如此,皇后又为何每每敦促王妃与清王和睦,开枝散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