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之留学生回国之后(162)+番外

作者: 安洁莉特 阅读记录

“王记者, 你这么说可就不地道了, 你升职的时候, 我可是有送果篮去的。”

王记者因为前两次和敏贤合作的报道,被省报看好, 所以现在已经在省报任职。他报道那天,敏贤定了一个超大果篮给他送了去,结果让一向低调的王雨成为了焦点,不过也多亏了她的果篮,分了一圈下来, 跟办公室里的人也混了个眼熟。

他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和迎宾花篮差不多大的果篮。

都是熟人了, 王雨也不含糊,道:“说吧,你这次想怎么样?”

敏贤道:“我们给一个乡镇修了一条路。”

王雨点点头:“这是好事儿。”

敏贤又笑道:“我们又在这个乡镇里建了一个分厂。”

“这也是好事儿。”

“我们还收购了农民滞销的大豆。”

王雨道:“说重点!”

“重点就是, 我们厂要开始出品食品油了,帮忙写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第三弹呗。”

王雨记者沉吟了一会儿,道:“你这要是想面向全国, 恐怕只在省报做报道不行。”

敏贤道:“也没想面向全国,再怎么说南北方还是有差异的,南方人习惯吃菜籽油, 北方人习惯吃豆油,北方才是我们的主市场,我就想着先在我们的大本营搞个宣传。”

王雨建议道:“这样吧, 我先给你写一个登在省报上,你再找人民日报转载一下,人民日报一转载,其他的报纸也就跟风转载了。”

敏贤:“这想法不错,我得去找找人。”

“嗯”

“对了,王记者,你是这个体系的,你在人民日报认识人吗?”

王雨真没想到敏贤这么快就又把球踢回来了,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无奈道:“成吧,我给你找找人。”

敏贤道:“那就一事不劳烦二主了,你帮我好好写,事后必有重谢。哦哦哦,对了,资料什么的我都给你寄过去了,这两天应该就能到,记得接收哟~”

王雨:“.......”

这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吃定他了?!

果然,挂掉电话没几分钟,就有同事通知他在传达室有一封他的挂号信。

王雨取回来一看,发现里面资料素材都很齐全,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建厂修路的照片,照片上的村民们正和建筑工人们一起热火朝天地干着活,脸上俱是喜悦之情。

朝气蓬勃,宛若新生。

王雨的心中也涌动出了一股豪气,他提起笔开始奋笔疾书地写道:

【为民生添色彩,为人民添活力,第一食品厂......】

王雨对这篇文章确实是下了心力,文章一在省报登出,又引起了一片热议,不仅如此,人民日报的人看到了这篇文章,主动要求转载,后面的事情就更加顺利了,一家一家的地方报纸都跟风转载,第一食品厂又上了次新闻联播,火到了全国。

这【双喜牌】大豆油还没上市呢,就得到了各方的关注。

敏贤也确实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给王雨送了一份大礼。

这天,王雨又收到了敏贤寄来的包裹,他踌躇着要不要打开,因为他怕敏贤又给他找点其他事儿做。

半响,他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打开了包裹,他发现里面有一张机票,一份三个月的英语突击合同,一张来自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为期一年的进修接收通知书,还有一封来自BBC新闻部长的实习邀请函。

里面还夹着一张敏贤的亲笔字条,上面写道:【万事具备,你只需踏出一步,就能看见与往日不同的风景。】

在辗转反侧了一夜之后,王雨下定决心办理了停薪留职,去了英语突击班,三个月后,他提着行李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际遇就是这么无常,等他再次回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他乘着互联网的风潮创办了网讯新闻,他一直把敏贤当做自己的伯乐,就算成了大佬也会有意无意地帮着敏贤冲锋陷阵。

按照他的话来说,都已经被大小姐使唤习惯了,改不掉了。

按照当今互联网上的流行语,就是口嫌体正直。

-------

话说第一食品这边,借着新闻联播和报纸的东风,有条不紊地将【双喜牌】大豆油包装上市了。

这时候的老百姓大多还是提着个反复使用的旧油桶骑着自行车去粮油站购买豆油,这【双喜牌】的大豆油可不一样,又清又透,一看就很高级,比起粮油站卖的那种浑浊不堪的豆油要有食欲百倍,外面的塑料桶还是白送的,提着就能回家,不用带桶去购买,方便了不少。价钱比粮油站的贵不了多少,很是实惠,自己留着吃挺好,送人也倍有面儿。

一经上市,还真被大家抢购一空。

上一篇:你胜人间 下一篇:枯木逢春/肌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