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163)
领班上了公交车,刚开始上上下下的人太多,这年头前门上后门下只存在于标语当中,舒雨盯的眼睛都要冒火。面包车没有空调,平日里都是窗户打得大开,这会儿为了隐蔽,舒雨关上自己这一侧的窗户,拉上车帘,只留一条缝,用于观察。
不多会儿,就热出一头的汗,后脊梁上的汗珠直接滚到后腰上,一摸,几乎透湿。
路晁别过头道:“她应该不记得我们。”
“那可不一定,我们在酒楼里摆过酒,刚才还和那位大姐说了半天话,谁知道她看没看见。”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路晁嘴角微微翘起来,抿着嘴儿的笑。
舒雨盯着外头的动静,压根没注意到自己的口误,看到公交车再次启动,里头的人已经很少了,抬头招呼路晁,“她没下车,我看到她坐到窗户旁边的位置上了。”
结果抬头就见路晁的视线几乎黏到她的脸上,有些疑惑的摸摸自己的脸,“沾了什么东西吗?”
路晁回头发动汽车,“没有,看你热的,让你喝口水也不喝。”
舒雨哪里敢喝水,还不知道领班要去多远的地方呢,摆手示意不用。
第79章 浮出水面
领班终于下了车, 这里已经是京城的郊区地带, 散乱的建着一间间的院子,真正的大杂院那种。 每间大杂院的院门都开着,不时有人出出进进,竟然还挺热闹。
路晁看舒雨张望, 解释道:“这里算是郊县,都是农民的自建房,这几年京城涌进许多外来人口, 租住不起城里。这里的房租便宜, 反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活圈, ”
城里也没那么多地方给外地人住, 自己住房都紧张着呢。倒是郊县的农民修建的平房, 面积比较宽敞。
这周边有便宜的小饭馆子,还有一看就很便宜的理发室, 澡堂子, 大白天就有人光顾,很是热闹的样子。
他们的车再开进去就太显眼了, 停到路边,两个少年下了车,舒雨用手一指, 路口一家邮局就扎在他们眼前。
路晁点点头,远远缀着领班跟了进去。这里的地形如同迷宫,领班则是如鱼得水一般,几个拐弯之后, 就失去了踪影。
舒雨急了,“黄灵肯定在这儿。”
可是怎么搜,这么一大片地方,上百户大杂院是有的,人口怕有小几千,难道一间间去搜,那也得人家让你搜不是。
站在原地不是办法,已经不断有人张望过来,在这里出现的多是熟面孔。就算生面孔,是不是该出现在这里的人,也是一望即知。路晁和舒雨无论是外表还是穿着,都和这个地方的气质格格不入,难免让人多看几眼。
路晁拉着舒雨的手出来,可就这么回去,舒雨又不甘心。眼睛扫来扫去,最后落在邮局里头。
干脆拔腿走了进去,一进去就要找领导。
人家还以为是什么事,舒雨直接抓住人家的手,神色激动道:“我是来找我姐的,她多少年没有寄一封信回去了,我们担心她出事。”
口音瞬间切换为家乡话,听得对方一愣一愣的,对寻亲的事,大家多少抱着一点同情。舒雨说话的功夫,反正这个点也没什么人上门办业务,几个前台的员工都围了过来。
“什么地址来着,你再说一遍。”
“汇款人呢,汇款人叫什么?”
“汇出地真盖着我们邮局的戳吗?没搞错地方吧。”
舒雨哪里说得出来具体情况,只能乍着胆子道:“每回汇款不是五十就是一百。”
这个数字可不少,邮局办理汇款的前台工作人员,倒真有一个人,对这件事有些印象。
“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不过每次都是一个男的来的,汇款人写的又是女人的名字,是不是你姐嫁了人,没告诉家里。”
“每个月都是同一个人过来吗?”舒雨追问道。
邮局的员工回忆之后,奇怪道:“倒是一个人过来,不过不对啊,他每回来,得汇好几张汇款单呢。”
“从来没有别人跟他一起吗?都是他一个人?那你们知不知道他住在哪儿?”舒雨一听,心越发的往下沉,几乎可以肯定,事情在往最坏的方向发生。
“肯定住这儿附近,不过我们上哪儿认识去啊。”这个人的身边就没出现过旁人,每次都是独来独往,拿着几百块钱,一张张的填写汇款单。
收款人天南地北什么地方的都有,汇款人又都是不同女人的名字。平时没人提,倒没什么,舒雨一提,就有人想起来,毕竟每个月都来,多少有些印象。
路晁和舒雨眼一对,正好邮局就在这儿,直接挂通了路英出版社的电话。
路英隔着电话线,在另一头跟着儿子说话的频率点头,“确实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