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176)
男主人经常在外头做工,接触的人多,所以还算是好说话,也比较客气。女主人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打量着舒雨,也不知道她是在警惕什么。
“你一个小孩子,问这种话干什么,你们家大人呢?”男主人一看是个孩子,便有些后悔把人让进来。
“我舅舅在缝纫机厂上班,叫金明天,您一打听就知道是谁了。认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事,我们姐妹可以作主。”舒雨说道,只要对方一打听就知道他们姐妹的身份。想必也知道,他们真的有钱买得起这套房子。
“我知道乍然一问,您肯定没主意,不然您再想想,过几天我再来。”人家都没想过卖房子的事,也不信任她这个孩子,当然不会现在就答应。舒雨也没指望马上就能得到结果,扔下一句话便走。
晚上放学回家,和舅妈两人加班加点的制作大衣,好在常红心学会之后,有白天的时间可以用,进度大大超前。
等了几天,再去孙木匠家里敲门,是孙木匠亲自开的门,搓着手道:“你是舒雨吧。”
“我就是。”上次来她没报名字,其实小县城,对方一打听就知道,她等这几天时间,也是等着对方去打听的。
孙木匠点点头,和他打听的一样,姐妹俩手里有父母留下的抚恤金,听说还有抚养费,确实有钱买得起这套房子。
他们家这几天也不平静,父辈就传下来的房子,到他这一辈子卖掉,总觉得有点不孝。但桂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警察都统计出来了,一共在吴县骗了三万多块钱,被骗的人数过百。
这么些人,每天来几个就够他们受的,现在的人可不管你是不是房东,反正桂华以前在这儿开店,那你肯定也得承担责任。
好几户偏执的人家咬定孙木匠不放,警察都说了不关他们家的事,还是不好使。
其实哪里是不懂事,无非是桂华跑了,孙木匠还在。能咬出多少是多少,反正他们是受害者,干什么别人都会同情他们。
桂华的父母和老婆也没少受气,父母直接搬到乡下去住,老婆带着孩子跑了,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就剩下孙木匠呆在县城碍大家的眼,可不就成了别人泄愤的对象。
要是以前孙木匠肯定不会卖房子,但现在整天提心吊胆的,既然有人想买,便动了心思,干脆卖掉县城的房子去镇上盖一间,还能换个宽敞点的院子。
“你们能出多少钱?”孙木匠问道。
“你们想卖多少?”舒雨反问道。
县城里的房子目前极少有交易的,价格不用说,肯定不高。后世曾经就有住在深城的孩子回忆过,自己的祖父用深城的一套房子换了一台彩电。然后哭笑不乐的问网友,这是什么水平的交易。
一度引发沙雕网友的欢乐吐槽,更是引来不少人吐槽关于那些年错过的房子。
“八,八百。”孙木匠一咬牙,说了一个自己都心虚的价格。
舒雨“噗嗤”一笑,“孙叔,您是在开玩笑吧,消遣我也没什么意思。您不愿意卖,我也不勉强的,无非就是再换一家问问。这么大的县城,我又不着急,总能找到合适的。”
“这样吧,您诚心想卖,我让我外公来跟您谈。合适的话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您看行不行。”舒雨知道这价格得磨,对方看她年纪小,又是主动找上门的,开的价肯定低不了。
不过她也表明了态度,虽然是我主动找的,但要是不行,可以再换一家,无非是在县城安个家,哪套房子都行呐。
“我,我家有个铺面可以出租的。”孙木匠还在努力,虽然他的铺子一个月才十块钱的租金,但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舒雨摇摇头,“我们家不做买卖,再说房间也不够用,就是买下来,也得改回来。”
这就没辙了,舒雨扭头跟外公打了电话,外公很是惊讶,“你们买房子做什么,长尾镇的房子不好吗?是不是你舅妈说什么混帐话了,还是又干了什么混帐事。”
把家里的钱借出去给人骗,他也就忍了,毕竟儿子都没怪她,自己当公爹的也没什么可怪的。
可要是跟外孙女过不去,他可不能依。
舒雨赶紧解释,“不是这样的外公,高中三年呢,我不太想住宿舍,每天回家又太远。再说舅舅的工作,阳阳以后读书,都得着落到县城里。迟早是要买的,不如早买。”
“那我跟他聊聊,八百简直是开玩笑,到我们村里建个三层小洋楼都够了。不行就找别家,又不是非他们家不可。”
“他们家离学校近。”舒雨找了这么个理由,其实真正的理由是,这个铺面过几年可以用起来,给舅舅开个裁缝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