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记(上)(176)

玉熙明白这个意思,所谓的不理想就是输多赢少。在韩建明指着西南方向,玉熙忍不住问道:“那里也不太平?”

韩建明摇头说道:“西南的苗人跟羌戎族都反了,朝廷派出十万大军,不仅没消灭这股逆贼,反而全军覆没。”

玉熙张了张嘴:“朝廷的军队这般无用?”苗族跟羌戎族都是少数民族,人口并不多,十万大军就算剿灭不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这些军队得有多差呀,竟然落到这般田地。

韩建明说道:“朝廷的赋税一年比一年少,而支出却是一年比一年多。”顿了一下,韩建明说道:“皇上跟后宫的支出就占了全年赋税的五分之一。”

玉熙长出了一口气。哪怕她不是朝廷官员,但也知道国库的赋税应该用在军饷粮糙跟官员俸禄还有农业水利等方面。皇帝跟后宫就用掉五分之一,剩下的钱朝廷哪里够用?不过,玉熙直接忽略掉后面那句,关注也没用,皇帝老子用多少钱谁也不敢有异议:“为什么赋税越来越少,钱都哪里去了?”

韩建明说道:“都被贪官污吏贪了去。”

玉熙经常看史书,史书上也有记在农民起义的。哪些农民就是因为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让他们活不下去。对这些百姓来说,反正没活路,造反说不准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出来,所以就揭竿而起:“老百姓没活路岂不是要造反?”

韩建明觉得玉熙的史书没白看:“年初河南就因为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引发叛乱,不过那些百姓都被朝廷的军队灭杀了。”

玉熙有些惊悚:“这么大的事,我怎么听都没听说过?”说完就知道犯傻了,苦笑一声。这事虽大,但因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被压制下去没将消息透露出来,她一个闺阁之女没听说也很正常。

听了这么一堆,玉熙好像有些明白了韩建明要跟她说什么:“大哥的意思,天下要乱了?”

韩建明摇头说道:“还不至于。不过若再这样下去,天下迟早得大乱了。”他就是忧心将来会乱,才要韩建业娶卢家的姑娘。真等到天下大乱,只有手握军权,才能保全家人跟自己。

玉熙想了一下说道:“我见过九皇子,那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若是他继位,应该能控制局面吧!”

韩建明也知道九皇子是一个很有城府很有手腕的人:“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九皇子,能不能顺利登位都是一个问题。”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问道:“听了这么多,有什么感想?”

玉熙摇头说道:“没什么感想。天下要乱什么的离我太远了,就算真有暂时也波及不到我的身上。可我若不避讳,万一惹着祖母跟我爹,我吃不了兜着走。大哥,以后我不能再经常到你这边来了。”避讳老夫人跟韩景彦是其次,主要是玉熙担心锋芒外露,到时候不好说亲。背医书跟学习权谋之术那些东西是为了防备万一,在玉熙内心深处,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嫁个好人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至于说天下大乱,上辈子她死的时候都没乱起来。嗯,虽然到处都是流民,但是京城还是太太平平的。

韩建明也不强求,笑着道:“不过来也成。”说完,将书桌上的几本书递给玉熙,说道:“这几本书拿回去看,看完了让人告诉我一声。我再给你换。”

玉熙双手接过几本书,都没看是什么书就点头说道:“好的,我回去就看。”

ps:o(∩_∩)o~,大家猜测,大哥给玉熙的是什么书?

第169章 三从四德

玉熙走到门口,又转回来问道:“大哥,你找我过来做什么?”

韩建明觉得玉熙也有迷糊的时候:“我就是想将这几本书给你。书给你了,要认真看。”

玉熙看了一下手里的书,《水经注》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玉熙不知道这本是什么书,不过看着陈旧的书页就知道是一本古书。这种书都是很宝贵的,玉熙真诚地说道:“谢谢大哥。”

回到陶然居,玉熙看着韩建业给他的这几本书,除了《水经注》,另外两本是《大周地质图》跟《授时历》。

玉熙翻开书认真看了一下后表示非常无语。《水经注》主要记录的是河流山川、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而且记录的非常详细。比如说记录的河流,从河流的发源地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c黄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都有记录。

《大周地质图》主要是介绍大周朝的所有州县,描述了这些地方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等等。至于《授时历》,那则是天文知识,上面很多公式,玉熙看了几行就头昏眼花了。

玉熙嘀咕着道:“也不知道大哥给我这些书做什么?”前两本书她能看得懂,后面那本书跟天书似的,她哪里看得懂。

虽然没法理解韩建明的所作所为,但玉熙还是郑重地将这三本书放到《资治通鉴》旁边。

韩建明的幕僚赵先生对于他的举动也很不解:“世子爷为什么要将这几本书给四姑娘呢?”那可是天文地理,别说一个闺阁之中的姑娘,就是一般男子都很少感兴趣,嗯,也很少人看得懂。

韩建明笑着道:“反正放着也是放着,给那丫头看看也无妨。”玉熙是个很认真的孩子,既然给了她,就算看不懂也会看的。韩建明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玉熙有背医书的前例。

赵先生疑惑道:“世子爷,你给四姑娘看这些东西做什么?”意思是给玉熙看这些书,哪怕玉熙看懂了对他们也没有利益。培养好了也是别人家的人,对韩家没什么助力。

韩建明笑了一下,没有给赵先生解惑。若是玉熙是弟弟他肯定努力培养,可玉熙是个女儿家,他没想过费精力跟时间去培养。但又觉得放着这样一个好苗子又觉得可惜,所以就做了引导。至于玉熙学这个以后用不用得上,他没想那么远。

让玉熙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韩景彦召了她到书房去。韩景彦的书房离玉熙的陶然居很远,来回得三刻钟。

玉熙心里腹诽不已,幸好她每日都有锻炼,若是换成玉辰,估计得扶着回来了。

韩景彦看着老老实实地站着的玉熙,问道:“昨儿个你又去你大哥那里了?”

玉熙点头道:“大哥有几本书给我,叫我过去拿。”见韩景彦没有说话,玉熙继续说道:“大哥给我了《国语》、《水经注》、《授时历》这几本书。《国语》我还能看懂,但另外两本却是云里雾里的,特别是那本《授时历》好像讲的是天文知识,我一点都看不懂。”

韩景彦听了这话,才抬头道:“听说你还看史书跟兵书,什么时候开始看的?”

玉熙说道:“就上次去二哥那边借书,二哥跟我说《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跟《资治通鉴》都是好书,看了能变聪明。后来大哥与我说我才知道,原来这些书都是大哥给二哥的,二哥自己不愿意看所以就全都塞给我了。”《汉书》跟《史记》这两本书都是偷偷买的,也是偷偷看的,老夫人跟韩景彦是不会知道的。这点玉熙还是有把握的。

韩景彦脸上的神情很淡,让人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什么:“看了有什么感想?”

玉熙脸上不由浮现出笑容:“《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这本书里很有意思,里面的美人计、苦ròu计、反间计、借刀杀人等让我看得废寝忘食。二哥也没唬我,看完《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以后,我真觉得自己以前愚笨透顶了。”

韩景彦脸色很不好地说道:“这类书以后少看。”姑娘家家的看什么兵法,也就韩建业那小子才会做这样的迷糊事。

玉熙偷偷地瞄了一眼韩景彦,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爹,我能不能将《资治通鉴》留下来?三姐也在看这本书,这本书应该是本好书的!”玉熙的意思是,玉辰能看的书,她也可以看。

韩景彦冷冷地扫了玉熙一眼,这个丫头倒是跟他耍起了心眼:“书就不用还回去了,不过以后不用再看那些书,也不要再去建明那里。你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有些事不用我来教。”男女有别,哪怕是堂兄妹,也一样要避嫌。

玉熙听了这话心里吐血,不过面上还是很恭敬地说道:“是,我以后不会再去大哥的书房了。”还真是

韩景彦也给了玉熙几本书:“这些书拿回去好好看。”

空着手来的玉熙,回去的时候手里又多了几本书,。绷着书的玉熙一路上脸上都挂着得体的笑容。不过等回到陶然居,屋子就剩下心腹丫鬟的时候,玉熙冷着脸将这几本书直接扔到地上,忍不住咒骂了一句:“去他鬼的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人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韩景彦给玉熙这几本书,是希望谨记女子的本分,遵循三从四德。

上一篇: 嫡女重生记(下) 下一篇: 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