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记(上)(251)

玉熙冷笑一声:“怕不是那通房丫鬟闹的,而是宋四夫人的手笔了。她这是想要置玉婧于死地呢!”

紫苏吓了一大跳,说道:“姑娘的意思,二姑娘早产跟难产都是宋四夫人折腾出来的?”

玉熙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玉婧本就是用手段谋得这门婚事,嫁过去以后还让宋七跟宋四夫人离心。宋四夫人可就只这么一个儿子,如何能忍得?”最重要的是,宋四夫人知道玉婧不得娘家人的喜欢,就算弄死了玉婧也不会伤筋动骨。

紫苏听了玉熙的分析,有些骇然:“这也太狠了。”

玉熙抬头,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空,思绪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头了好半天,有幽幽地说道:“这是她自己选的路,怪不了谁。”以秋氏的性格,也不会将玉婧推入火坑,最多就将她低嫁。但要玉熙说低嫁对玉婧反而是好的。低嫁,意味着在夫家就不会受到钳制,日子可以过得随心所欲。可惜,玉婧的目标一直都是嫁入豪门,又如何愿意了嫁入低门低户。所以,今日的结局早在当初她设计了宋七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紫苏想其当日的事,也知道玉熙说的是对的:“姑娘,那孩子怎么办?”那孩子真是太可怜了,一出身就没了娘,而宋四夫人那么讨厌二姑娘,以后又怎么可能会对那个孩子好呢!

玉熙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忘记问孩子的性别了:“这孩子是男孩是女孩?”

紫苏说道:“是个姑娘。”

玉熙轻轻点了一下头说道:“是个姑娘反倒是好事。宋家,缺姑娘。”宋家在宋怀瑾这一辈就宋贵妃一个姑娘,到了宋七这一辈只两个姑娘,再下一辈一个姑娘都没有。姑娘少,就意味着很金贵。

玉婧是横死,加上家里有老人,死了的当天就被送到家庙去了,都没在宋家停放。

玉婧的葬礼,秋氏也没有去,只是让叶氏出面。为这件事,玉熙还特意劝说了两句。不过她见秋氏一副吞了苍蝇那般恶心的样子,她就识趣地不再多说了。她不是秋氏的亲生女儿,哪怕现在两人关系很亲,但有些事还是需要顾忌的。所以,韩家这边只叶氏跟卢秀两个人去了宋家的家庙,其他人都没有去。玉熙本来想去,可是却被秋氏给拦住了。秋氏的理由很简单,去参加这样的葬礼不吉利。

玉婧的葬礼,宋家办得还算体面。

不过,哪怕再体面,玉熙心里还是如梗了一块石头那般难受。

紫苏看着玉熙的样子,问道:“姑娘还在为二姑娘的事不舒服吗?”紫苏其实有些奇怪,自家主子跟二姑娘是对头,按理来说二姑娘没了自家主子应该高兴才对。可自二姑娘没了姑娘心情就不大好。

玉熙说了一句风牛马不相及的话:“人心,有时候比毒蛇还毒。”宋家只推出来那通房丫鬟出来定罪,宋四夫人半点事都没有。这个应该是早在宋四夫人的预料之中,要不然她也不敢害了玉婧。

紫苏以为玉熙是说宋四夫人狠毒,说道:“姑娘,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陈家夫人就很好,性子宽厚又讲理,京城没人不夸的。”这意思让玉熙不用担心婆媳关系。

玉熙笑不入眼底:“好不好只有真正相处过才知道。别人说的,都不可信。”泰宁侯夫人是否真的有传闻之中那么好,只有等她到了陈家以后才知道。不过,就算泰宁侯夫人不好相处,玉熙也不怕。她自己有嫁妆,又有两个哥哥撑腰,泰宁侯夫人就算刁难也不敢过分。

紫苏不知道玉熙为什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不过这事讨论也没什么结果。当下劝道:“姑娘,这件事已经盖棺定论了,你就别想了。”那个害得二姑娘的通房丫鬟也被乱棍打死了,宋家也算时给出了交代。而大夫人很明显不愿意去追究,所以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玉熙没有回答紫苏的话,只是定定地站在院子里,站了小半天后才回了屋子看书。

ps:七点才到家,所以更新晚了,抱歉。坐了一天的车,很累,休息去了,明天再捉虫。

第240章 全嬷嬷回京(1)

没多久,宋家那边又传来消息,说玉婧的孩子没了。这个消息是秋氏亲口跟玉熙说的。

玉熙听完以后,沉默不语。她觉得这个孩子早夭其实是好事,至少现在没了以后不用受苦受难了。没娘的孩子是根糙,碰上一个歹毒的祖母,到时候估计连根糙都不如。只是这些话能想,却不能说。

秋氏看着玉熙沉重的神情,问道:“玉熙,你是不是觉得娘狠心?”其实到现在,秋氏也不认为自己对玉婧的事不闻不问有什么错。从她进韩家的门容姨娘就开始给她添堵,还总是挑拨离间,让国公府与她渐行渐远。而玉婧,仗着国公爷对他的宠爱,没少在国公爷面前帮着容姨娘算计她。这些年,她没有弄死玉婧已经算是厚道了。想让她出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再者,嫁入宋家也是她自己算计的,当日的因,今日的果。

玉熙摇头,说道:“没有。我只是觉得,世事无常。”想当年玉婧在国公府何等的威风,还以欺负她跟玉如为乐。可现在呢?不仅自己横死,就连女儿都没能保住。

秋氏却是不一样的想法:“人呀,还是需要修福德。”容姨娘就是作孽太多,所以才会报应到玉婧的身上。当日她若没将事情做得那般绝,又何至于让玉婧落入今日的地步。

玉熙心里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面上还是点头道:“娘说的是。”人这一辈子,不是善良就可以过得好的。过分的善良只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可欺。所以,日子过得好不好还是得自己能撑得起来。

孩子夭折是很平常的事,所以这事韩家并没有出面,任由宋家去处置。

一晃,就到了七月底了。

七月流火,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玉熙的书房放着两大桶的冰块,走进去就有一股凉意。

玉熙全神贯注地看着书,就听见紫苏急匆匆地走进来,说道:“姑娘,全嬷嬷回来了。”

玉熙呀了一声,非常惊讶地问道:“全嬷嬷回来了?没弄错?”当日全嬷嬷回陕西老家的时候,是准备回去养老的,怎么可能会回京?所以听了这话,玉熙本能地不相信。

紫苏笑着道:“怎么可能弄错?全嬷嬷都进府了,先去见的夫人!我还以为再也见不着全嬷嬷了,没想到全嬷嬷竟然回来了。”

玉熙却没有紫苏那般开心,而是皱着眉头说道:“怕不是好事。”全嬷嬷是回老家养老,现在回到京城肯定是有事了。

正说着话,就听见小丫鬟回禀说柳银过来了。柳银进屋,跟玉熙说道:“姑娘,全嬷嬷回府了,夫人让奴婢请姑娘过去一趟。”

玉熙点了一下头说道:“全嬷嬷最重规矩礼仪,我梳洗一下再过去。”穿着一身家常服去见客,本身就是不尊重。

梳洗后,玉熙就带着紫苏跟彩蝶去了主院。一进屋,就看见了全嬷嬷。全嬷嬷穿着一件石青色的暗纹褙子,同色的棕裙,衣服看着有些旧;梳了一个圆髻,鬓角戴了两支银簪。皮肤微黑,身形消瘦。唯一没有变的,还是那副严肃的样子。

玉熙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才三年多的时间,全嬷嬷竟然就有了白头发。而且那身旧衣裳,一看就知道全嬷嬷过得不好了。

秋氏见玉熙站着不动,说道:“玉熙,你站那做什么?莫非还不认识全嬷嬷了?”也是因为全嬷嬷当初是真心真意教导玉熙的,所以秋氏对全嬷嬷也很客气。

玉熙立即收敛了情绪,朝前给全嬷嬷行了一礼。

全嬷嬷看着玉熙,眼中满是欣慰。她虽然到京城时间不长,但也知道玉熙如今过继到大房,又定了一门好亲,以前的好日子长着呢:“三年不见,姑娘越来越漂亮了。”

玉熙笑道:“嬷嬷夸奖了。”

秋氏在旁笑着说道:“玉熙,你带着全嬷嬷回陶然居去,两人好好说说话。”全嬷嬷去而复返,肯定是有事了。既然不愿意跟自己说,那肯定是要跟玉熙说了。若不然,也不会来国公府了。

等人走后,李妈妈说道:“看全嬷嬷的样子,日子过得应该很苦了。”穿着旧衣服做客,那日子能好才怪。

秋氏道:“应该是来投奔玉熙的。正好,玉熙那边缺一个管事妈妈,之前我挑选的人玉熙都看不上,若是全嬷嬷能做这个管事妈妈,也是极好的。”全嬷嬷的本事,秋氏还是很信服的。

李妈妈点了点头,说道:“倒也是呀!”

全嬷嬷随着玉熙到了陶然居,看着陶然居的布置,微微点了下头说道:“这院子不错。”这院子比蔷薇院,宽敞了数倍。

彩蝶将茶水端上来,随后又有丫鬟端来了点心水果。

全嬷嬷闻着茶飘散出来的香味,就知道是苦丁茶“没想到姑娘还记得我喜欢喝的茶。”

上一篇: 嫡女重生记(下) 下一篇: 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