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51)
贝四小姐眼睛偏圆,此时瞪大了越发显圆,像只小猫一样,瞳仁清凌凌能映出人影一般。
姜裳瞧她可爱,像哄猫一样哄她:“怎么了?没报项目不能去吗?”
贝四小姐瞪圆的眼已经恢复,听她这样问,犹豫了一下,才点点头,说道:“是呀。”
嗯?姜裳也觉得不对劲起来,可是她真的没报过名,她错愕道:“没有,我真的没报名呀。”
“可是,”贝四小姐说,“没报名的话,你怎么有请帖呀?”她拿出自己的请帖,低声跟姜裳说:“我,我看看你的请帖,也许是我搞错了也不一定。”
姜裳拿出自己的请帖递给她。
两封请帖摆在贝四小姐膝上,她细细对比,从封面到内页,待全部看完以后,才把请帖还给姜裳。
“怎么样?”姜裳一边接过请帖一边问道。
“没弄错,”贝四小姐说道,她轻舒了一口气,出完气又咬住唇,似乎是发现自己不应该在这时候放下心来。没弄错对她来说是一件还不错的事情,对姜裳来说可是大大的麻烦。
她小心看了一眼姜裳,发现她没留意,才继续说道:“你的请帖跟我的一样,都是报了名才有的。”
“这,”姜裳觉得荒唐,她从未想过要在群芳宴上出什么风头,别说报名了,这两天她对于群芳宴的消息都是着重于参赛评委,连有什么项目都不懂,怎么就报上名了。
她冷静下来,问贝四小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报了名的请帖有什么独特之处?”
“封面是桃花,”贝四小姐说道,她手指指着两封请帖,两朵烫金的桃花交相辉映,越发灼目。
“报了名的请帖封面和内页都是桃花。若只是出席,而不参赛的,诸如大伯母和祖母这样,是陪我们来的,那么封面就是梨花。”
“参了赛的人家,都至少有一张梨花帖,若一家有三个以上小娘子参赛的,那么就会有两到三张梨花帖。”
“还有一种帖子封面是梅花,那是评委夫人的帖子。”她们家是不会有的。
“今年我们家有三个,”贝四小姐看了姜裳一眼,“算上你是四个。所以有两张梨花帖,大伯母和祖母都出席,我便猜着你应该是桃花帖。”
梨花帖是陪伴出席,若是门第高些的人家,多几张也是常事。但若是门第低的,一般都是得的最少量,家里有个长辈陪着出门就行了。
大理寺寺正听上去虽然威风,但是在京城这种掉个花盆都能砸到不少京官的地方,还算不上多高的门第。
“那有没有可能是送错的?”姜裳还是不相信,就算是贝家的人给她报了名,可是这些天根本没有人通知她。若不是贝四小姐突然问,她都不知道自己被报名了。
她以为自己就是看热闹的。
贝四小姐摇摇头,“可能性很低。”
群芳宴不是固定人主持,是皇亲国戚轮流主持,为了避免丢脸,这些东西做出来以后都会仔细对比好几次。
这下好了,热闹还没看成呢,突然发现自己可能是被看热闹的。姜裳肩膀耷拉下来。
她还说前几天天天出门逛,都没人管她,原来在这儿等着呢。至于是谁给她报的名,姜裳想起贝容芷仇恨的眼神,心里大概有点底了。
反正不是她,就是她妈。大户人家的生活是真的多姿多彩啊,姜裳叹口气,想起来林妹妹的那句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注)
姜裳拍拍脸,打起精神,她请教贝四小姐:“四小姐,这请帖上能看出来报的是什么吗?”她把请帖递过去。
贝四小姐接过来,翻开请帖又看了一遍,才说道:“应该是乐器吧。”
怎么看出来的,姜裳想问,又担心自己是不是问题太多了。
好在贝四小姐已经知道她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正准备给她解释。
她把请帖摊开,又拿过自己的请帖,两张放在一起,指给姜裳看:“你看,你的请帖这里用狂草写了个小小的乐,我报的是书法,这里有个书字。”
姜裳接过两张请帖一看,果然看到了那两个小小的字。
草书难以辨认,姜裳没有学过,且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那字体用的墨水颜色与请帖相似,写得又小,因此姜裳还以为只是装饰。
谁能想到这请帖上还有这么多讲究。
姜裳把贝四小姐的请帖递回去给她,“多谢你了,若不是四小姐好心提醒,只怕衣衣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贝四小姐接过请帖,连忙摇头,一脸同情:“我没事,也只是好奇,误打误撞才发现的。”若不是姜裳看起来好说话,她也不会想着跟她搭话,她是想着万一大家报的都一样,那等会下去了好有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