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72)
因之前犯了些许错,被贝老夫人贬到外院来干活,没想到钱氏居然住在这个小宅子里。如此可见,这处宅子果真是贝老夫人的私宅了。
钱氏讨好笑道:“是老夫人让我来这里住着,帮她看着这处宅子,宅子许久不住,没有人气就会败落。也因此老夫人才让我过来帮她看看。我没什么用处,不如顾妈妈得老夫人的信任,因此也只能做做看看这样的小事情。”
既如此,这院子怎么还这么脏,蜘蛛网都厚得跟什么似的。
华妈妈一笑,说:“说明老夫人器重你。”
然后又对钱氏说道:“这是二爷的女儿,前些年他一直带在身边,这阵儿才回到家里,如今住到这儿。你们既然住在一处,可要好好照顾好姑娘。”
钱氏当然知道姜裳是哪个,不就是多年前私奔在外的那个小医女生下来的女儿吗?回了贝家没几天又被赶到这儿,可见是不得欢心。
钱氏眼神滑过一旁端坐着的姜裳,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娇小姐,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老夫人了,住进了贝家还被赶出来。
心里这么想着,脸上却不敢露出这样的心思,只得诺诺点头,嘴里应是。
第40章 拒之门外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如果是姜裳跟绿漫的话,收拾这些东西明天一整天也不得安宁,如今华妈妈带了丫鬟小厮, 半个时辰就收拾得干净利落。
姜裳很满意,对华妈妈称谢, 华妈妈瞧她满意也笑着说:“姑娘您住的舒心就是了。”
“姑娘房子就收拾好了, 那老奴便带着这些丫头小子们先回去了。府里日日不得闲, 夫人事多,奴婢也不好在这儿躲懒。”见房子收拾好,华妈妈便起身向她辞行, 姜裳起身送她。
送至门口, 姜裳将绿漫怀里抱着的琵琶递给华妈妈, 说:“今日多谢大伯母了,若是没有大伯母帮忙借的琵琶, 只怕衣衣还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办呢。原本是想着比赛一结束就将琵琶还给大伯母,没想到大伯母先走一步, 等我赶回到府里又遇上事, 这事赶事儿, 一时竟忘了, 幸亏妈妈赶过来, 否则明日我还得送过去。”
华妈妈接过那琵琶, 然后对姜裳说道:“好,奴婢替小娘子拿回去给夫人。哎呦, 瞧老奴这记性,竟然忘了恭喜小姐今日得了琴艺比赛的魁首,这样大的喜事,老奴真是忙昏了头。这可是大喜事, 恭喜小娘子。”
恭喜,姜裳心里想,这有什么好恭喜的,贝家自己恐怕也不觉得有什么喜的。若真是恭喜,又怎么把她从贝家赶到这处小宅子里。她可看不出来贝家有人因此高兴。
旁边钱氏听到华妈妈的话,眼里露出极惊讶的神色,身为京城人,她显然知道群芳宴魁首在这里是多么露脸的事情。万万没想到姜裳居然得了群芳宴魁首,而且这样居然还被贝老夫人赶了出来。
原本还以为只是个来投奔的孤女。惹了贝老夫人不高兴。可见其中必有内幕,她明天必须得想个办法去府里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才好拿捏住到底应该拿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姜裳。钱氏眼里露出精光。
晚餐是在前院吃的。华妈妈走了以后,钱氏才告诉姜裳说,原来贝老夫人是打算让她们跟钱氏一起生活,难怪后院里什么生活用品都没有。
虽然钱氏的手艺一般,但是姜裳并不挑食,白日事情太多,用过晚餐后姜裳跟绿漫简单洗漱了一下便睡着了,一夜无梦。
第二日一早姜裳跟绿漫到前院用早餐,发现钱氏已经吃过了,桌上给她们留了饭菜,给她们打了声招呼,急急忙忙就出了门,也不知道要忙些什么去。
钱氏一出门,姜裳跟绿漫松了口气。两人挺直的脊背,略微放松了下来,绿漫嘀咕道:“这个钱氏真是奇奇怪怪,每次来看人的眼神都说不出来什么意思,看得我寒毛直立。”
姜裳笑了笑,说:“人有百样性子,也许这个人就是这样奇奇怪怪的性子罢了。左右与我们无关,快吃吧,等会儿吃完我们也出门去,正好趁她不在我们出去办些事情。”
绿漫哎了一声,三两下把饭吃完了。
姜裳左思右想,觉得昨日门房那个态度还是有些不太靠谱,所以决定今日自己上靖西侯府去,跟他们说一声,自己换了住处,若有消息请不要往贝家那里送去了。
靖西侯府——
靖西侯夫人在老侯夫人身边,她眼下青黑,一脸憔悴,形容颇有些消瘦。
靖西侯夫人问太医:“大夫,我娘如何了?”
太医摸了摸发白的胡须,说道:“老夫人这是一时情绪激动,等她醒了,在床上静养上三两日便可以了。”
靖西侯夫人把手放在心口上,松了一大口气说:“多谢大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