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96)
礼至一半,靖西侯便将她扶起来,声音沉稳,带着中年男人的磁性。姜庭均收起往日对自己孩子的严肃,努力做出温和的模样:“起来吧。”
他把捂得温热的平安锁拿出来,那平安锁是黄金做的,成色极好,金灿灿,而且极大,竟有姜裳掌心大小。
他将平安锁放置姜裳掌心,沉得姜裳险些握不住。
姜裳惊讶地接过来,有些迟疑,看了一眼侯夫人和老夫人,见她们都点头,她才把东西收起来。
然后是靖西侯夫人,靖西侯夫人拉起姜裳的手说:“我们俩早见过了。
之前在群芳宴上,靖西侯夫人是她的评委,也正是那次比赛后,姜裳拦住了她,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
她一偏头,旁边的丫鬟便捧着托盘上来,竟然是一套头面,瞧着极为精致。
旁边二夫人捂住嘴说:“这是大嫂的压箱底吧,多年前我还是闺中少女的时候见过大嫂带过一次。富贵又华美,让我印象深刻。”
靖西侯夫人微微笑了一下,说:“这是先皇赏给我娘,我娘又传下来的。如今年纪大了,这颜色鲜艳精致,不适合上了年纪的人,我又没有个闺女送,正好衣衣来了,拿去戴正合适。”
这也太贵重了,姜裳懵了一下。靖西侯夫人已经将东西送至她手里,身后的绿漫接过去。
靖西侯夫人牵着她的手,带她去向二伯面前,跟她介绍说:“这是你二伯。”
“见过二伯。”姜裳膝头微屈,便被二伯扶了起来。
她笑笑,又屈了屈膝,说:“这些年辛苦二伯了,二伯不用内疚,衣衣这些年过得很好,多谢二伯一直没有放弃。”
然后转身,又跟其他几位大人行礼说:“衣衣也多谢伯伯伯母们的不放弃和坚持。”
这孩子多贴心啊,老夫人眼里的泪又流了出来,她用手帕擦了擦眼角,几位夫人瞧向她的眼神更加和善。
三伯不在,他仍在戍边,但是三伯母也替他给她准备了见面礼。
长辈们认完,便是几个伯伯家的哥哥弟弟。
大伯姜庭均家三个哥哥,大哥姜云起,大嫂孙氏,夫妻俩二十出头,已有了一个四岁的儿子姜楚杉。小侄子眼睛黑溜溜的像葡萄一样,虎头虎脑叫了声“姑姑”,姜裳摸了摸他的头。
三哥姜云凡刚刚二十,还未娶妻,四哥姜云升才十八。
二伯姜庭池家里两个哥哥,二哥姜云河,二嫂何氏,他们的独子姜楚涵才三岁半,看了她一眼就把头埋进二嫂怀里。六哥姜云潮,只比她大一岁。
三伯姜庭霖不在家,他的长子五哥姜云柠跟他一块在边疆,七弟姜云桦跟着三伯母。
这一辈竟然都是男孩子,连同下一辈生出的两个孩子也全是男孩子。姜裳明白为什么他们态度这样和善了,是真的稀罕闺女吧。
问候完了,老侯夫人又将她拉到身边坐下,一群人围着她,问了她这些年都在忙些什么,做些什么,也跟她交流了一些京城的情形。
等到中午用过午膳之后,才放她离开。
分给她的院子比贝家的主院还要好,风景宜人,甚至还有一个小湖。湖边一座秀阁临湖而立,景色秀丽,居然真的是闺阁。
带她过来的三夫人边走边说:“这院子许多年前就修了,当时知道四叔得了个女儿。我们这一辈你也看到了,都是男孩子。”
“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说要建一个秀阁给你,原本想着等闺阁建好了,你们也该从外地回来了,可是没想到……”说着她顿了一下,擦掉眼角的泪。
然后又笑笑,“一直有人看着呢,就怕没人住,让什么东西弄坏了,时不时派人进来扫一下。”
院子门口龙飞凤舞写着长乐苑,三夫人指着门牌说道:“这是爹的字迹。”
老侯爷对孙女也是期盼已久,得知小儿子得了个女孩儿,竟然亲笔为姜裳写下了院名。
可惜到死他也没有见过姜裳一面。
姜裳抬头看着那个字迹,沉默着没有说话,她没有见过老侯爷,但从这个字迹上,也能感受到老侯爷对这个孙女的期盼。
长乐长乐,盼你一生长乐。
姜裳跟在三夫人身后进了长乐苑。一进去,一院子的下人便对姜裳跪下,躬身喊道:“奴才/奴婢见过小姐。”
姜裳微微惊了一下,她侧头看着三夫人,三夫人对她点了点头,姜裳便喊道:“起来吧。”
领头的丫鬟便站到姜裳身前说道:“见过小姐,奴婢是绿容,负责管理这一院的奴婢。”
姜裳看了一眼身边的绿漫,这丫头名字居然跟绿漫如此相似,一看就是家里人根据绿漫的名字新改的。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让姜裳觉得自己很被重视,心里熨帖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