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孔雀河(103)
女王看着下面的一班大臣,叹了口气。这时王爷带着几名卫兵,带着拉达王子走过来。
拉达王子对女王喊道:“王姊!先王若在,你又如何面对?你构陷我,毁我,是何道理?”
女王挥挥手,说:“带王子回府歇息,这几天就不要出门了。”卫兵们应一声,把王子往外推。王子朝女王哼了一声,昂首出去。
俭承老爷和平大人等早已跪在地上,口称“有罪!”
女王说:“你们何罪?”
俭承老爷一愣,回道:“犯上作乱。”
女王说:“你们遵遗诏,立王子,何罪之有?”
跪着的几个人傻了,不明白女王什么意思。
女王又叹气,说:“遗诏的确为实,然而你们可知先王后来又立一诏?”
满朝大臣都是一愣,连王爷也迷惑了。
女王对边上年长的那位侍女说:“宣先王遗诏。”
侍女应声。她出前一步,道:“先王驾崩之日,唤丽思公主进宫,有诏曰:命丽思公主继承王位。若丽思有后,则自立王储。若无后,则择日立拉达王子为储。听诏者,有丽思公主,林嬷嬷和奴婢。在场者还有前任大法师和葛护卫,可惜这两位却已离世。”
平大人磕头道:“在下羞愧!”
一群大臣赶紧都跪下跟风,口称“羞愧”。
俭承老爷拜道:“王上恕罪!”
女王说:“你们不知内情,无大过错。只是你们之中也难保没有心怀叵测者,乘势兴风作浪,居心不良。这几日你们不得出宫,不可随意走动。庞大人,你需出宫张贴告示安民,昭告先王的遗诏,以破谣言。”
众人忙称“遵旨”。
女王又问:“大法师何在?”
大法师连忙走出来。女王说:“大法师熟知王法,公正不阿。我就委托于你,协助王爷查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可冤枉好人,也不可放过坏人。”
大法师领命。
女王安顿完毕,便退朝回了后宫。
不一会儿,侍女就来召王爷和罗布去后宫。
一落座,王爷便问:“王上,既有新遗诏,为何不早宣,也免了干戈?”
女王说:“其中另有曲直。这还是罗布大人精明,早派了细作去恩塞国,打探得他们在我朝中有内奸,准备乘机里应外合,大举进犯,罗布大人这才巧作安排今日之事。若不如此这般,只怕不能一劳永逸。”
王爷惊道:“竟有此事!”
女王说:“因此我把大臣全部留在宫中,不让有人走漏消息。找你们来,是想商量王子的事情。”
王爷说:“王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不料竟如此心胸狭窄!”
罗布沉吟道:“王子虽聪明过人,毕竟还只有十六岁,阅历不深。今日出此下策,实属不该,若日后因此自暴自弃,十分可惜。”
女王说:“我本已决意让位与他,我也好乐享天年。只是现今恩塞国虎视眈眈,需先除此大患,方得太平,才要拖延一阵,谁曾想大臣们都如此势利。”
罗布道:“王上不必恼怒。大臣者,当差而已,并无王室的责任在肩,自然有些人随波逐流,游移在王上姊弟之间。只要不谋反,不通敌,并无不可用之处。”
王爷叹道:“罗布大人所言,真是神人之语。”
罗布又说:“至于王子,我不信他会通敌。血浓于水,家人亲情、国家兴亡,哪里是一点虚名可以代替的?只需假以时日,待他冷静下来,王上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王爷笑道:“罗布大人所虑,深合我心。这十几年来,王上、王子终于成长,本王始觉没有愧对王兄,甚是欣慰。然而自古来,王位相争,不绝于耳,有些人可不认为这是什么虚名。”
罗布说:“神谕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若能造福于民,万众爱戴,才是千古为君之道。”
女王诧异道:“若早知罗布大人有如此圣人之言,我当经常与你促谈。”
女王叫来侍女,吩咐留罗布和王爷吃饭。
罗布谢绝,道:“事情紧急,我当立刻回去边关,恩塞国来犯将至。”
女王点头说:“我便不留你。王城的卫戍兵将,你可多带些去,也好使用。王爷你可准备征兵,以备不测。”
罗布说:“谢王上。此次恩塞国来犯,我有必胜把握,王上不必担忧。我必将直捣恩塞国王城,让他们再老实十年。不过今日王宫之事,不可泄露出去,现在需立即封锁王城,不得让任何人进出王城。这几百兵将,应留在王城守卫,免得人多嘴杂。王城封锁、戒严之事,可由庞大人操办,王爷只需派人盯紧他。其他大臣仍需留在宫中,不可外出,直至查明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