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逃荒日常(277)
至于谋略啥的,姜羽表示太烧脑。
但是据说过几日预备役,要进行实战演习,到时候应该多少能看出点成效了……吧?
最后是制茶课。
要说辛苦,那他们是真的辛苦。
除了第一个月坐在教室里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后面的一个月里,他们就开始试着采茶制茶了。
每天天蒙蒙亮,他们就要进山去采茶。
没错,天蒙蒙亮,虽然他们的课程是下午,但是奈何茶叶等不了啊,所以制茶课的上课时间就很随机应变了。
那就是,一切听茶叶的。
茶叶说它该采了,那就采,茶叶说该翻面了,那就翻,茶叶说该揉了,那就揉,茶叶说该炒了,那就得炒……
所以他们是最忙的。
而且,那几株茶树是姜羽去山里摘草药时发现的,是那种大型的野生茶树,离山坳不太远,但是路不太好走。
因为树很高,他们还需要扛着竹梯上山,采完之后又要及时拿回来晾晒,十分辛苦。
虽说现在这个时间采的茶是冬茶,口感、味道以及营养价值都不如春茶,并不是采茶的最好时机,但是他们要实践,也就不拘时间了。
更何况,即使是冬茶不如春茶,可经过炒制之后,也比外面的药茶好太多了……
而且他们用冬茶练手,刚好可以赶上来年春天,制作春茶。
到时候通过苏府,将制好的春茶卖到大户人家手里,定是个好买卖。
……
结束了一天的安排后,姜羽大大地伸了个懒腰,走到门口的大石头上坐下。
将感官外放到村子周围。
村子里的人这会儿都睡了,整个山坳都安静了下来,只听见水田里的蛙叫声。
但是在姜羽的感官里,许多昼伏夜出的动物都在各自忙碌着。
宁静的夜晚中,暗藏着另一番热闹……
如今在村子里,姜羽已经不会随时随地将感官外放了。
一来,如今生活已经安定,不像之前逃荒的时候危机四伏,又二十四小时有护卫队在巡逻站岗,没什么事需要她时刻提防了。
二来,如今她的感知范围又扩大了不少,她又还没有适应,若要保持随时随地的感知,她会比较吃力,再加上她的事情又多,连听墙角的时间都没有了。
所以,她也就每天晚上睡前和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会探查一番村子周围的情况。
……
第二天,护卫队预备役的男队要进行拉练。
自从石小辛随姜瑶去了边关,女队的训练虽然还在继续,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她们只在自己的训练场内训练。
所以今天的拉练依然只有男队。
一大早,训练场内。
石延正站在预备役成员的面前讲话,“今天的拉练,我们要在中午之前翻过南面的那座山,天黑之前赶回来。
所以下午的选修课暂停一次……
此次拉练,是为了三天后的实战演练做准备,希望你们认真对待!”
听到三天后的实战演练,预备役成员们心里都有点蠢蠢欲动。
他们都知道,实战演练是对他们的一项考核,考核的成绩决定了他们是顺利进入护卫队,还是继续呆在预备役参加训练。
正式的护卫队不但工分比他们多,而且每天只要完成基础训练,然后站好自己的岗位就可以。
相对预备役的成员,自由了许多。
所以在场的预备役们,没有一个不激动的。
但是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让他们知道纪律的重要性,这会儿谁也没有表露出心里的情绪。
就连一向咋咋呼呼的林小溪,也一脸坚毅地站直身体。
只是在心里嘀咕着:那山也不高嘛,有什么难的……
简单说明情况之后,所有预备役成员有序的出发。
像这样的拉练他们经历过很多次了,也不是第一次翻山。
虽然南面的那座山是第一次翻,但是那山并不比之前翻的高多少,所以大伙儿都很有信心。
只有林长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大化山,议事堂,此时聚集了几十个土匪。
杨少卿:“边关传来消息,吴皇倒了,边关战事已经平息。”
一个大胡子壮汉大大咧咧道:“好事啊!不打战了,来往的肥羊肯定更多,看来我们明年又要过个肥年了!”
另一个年纪稍大的成熟男人若有所思道:“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运送路线也会变得困难。”
杨少卿点头,“没错,这就是我今天召集大家来的原因,一旦战事稳定,我们再想走陆路运送货物,就会变得很困难。”
别看他们是土匪,可是这运送路线对他们十分重要。
一来,整个山寨上下,一千多人,没有一个会耕种的,这么多人吃穿用度,还有兵器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