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逃荒日常(70)

作者: 偏偏是个胖子 阅读记录

想当初高中物理的平抛运动的图,她记得滚瓜烂熟的,就差刻在脑子里了。

练对了姿势,知道怎么发力,瞄准也不过是计算问题。

不过还是需要一定的训练的,毕竟还要考虑不同距离,风速的影响等等因素。

很显然这些事无法跟他解释的,只能龇牙笑道:“大概是天赋吧?”

眼见许令似乎被打击到了,决定迅速跑路:“师父,我没劲了,今天就先练到这吧,明天再继续,师父再见!”

姜羽带着两个小跟班走后,许令还久久不能回过神。

他依然记得当初教他箭术的师父告诉他的话。

“练箭,一练力,足够的臂力和标准的动作结合,才能将自身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射出去的箭威力才能足够大。二练眼,只有当你的眼力练得足够好,你才能找准你的目标。三练感,只有日复一日的练习,找到箭感,你才能在任何环境下瞄准你的目标,做到箭无虚发。”

这三练他花了十几年,才能做到如今的水平。

可是今天,他看到短短几天,简单三箭就能瞄准目标的人……

“果然是大师啊!”

……

跑走的姜羽松了口气,试着回想了刚才的感觉。

瞄准对她来说并不难,区区三十米外的标记,以她的视力,跟在她眼前没差。

刚才刚好没有风,所以她能很快地算出角度。

但是如果有风,或者中途有什么遮挡物的话,就不容易算准了。

看来还是要多在不同的场景中练习。

另外,力气真的太小了,还是要练,只能发三箭什么的也太弱鸡了吧。

要是遇到一群敌人,总不能发完三箭跟人家说:“你等我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吧?

可惜现在没法做出弓弩,还得要用铁的配件才行。

……

苦槠的处理时间太长,为了方便携带还需要晒成干,但是时间不够。

众人就把苦槠豆腐切成片,用锅来烘干。

于是林大强带着摘苦槠小分队又开始了捡柴的日子。

上午捡柴,下午……训练!

是的,训练。

在逃荒路上,充满着未知的危险,一群干惯了农活的村民,空有一把力气。

不说再遇到之前的情况,就是碰上难民暴乱,怕是又要死伤一片。

可是在逃荒路上,哪有时间停下来等着养伤,到时候重伤的人又要死一片。

这么恶性循环下去,这群人不要说去安州了,能不能活着进入楚国都难说。

所以训练是必须的,不要求他们短短一周内,练就什么技能,但要学会团队合作!

中午,众人忙完早上的活,吃过点心,休息后,被姜瑶聚集在林边的空地。

姜瑶的身后也跟着两个小跟班,林长生和石小辛。

老村长的理由很充足,两位大师事多,总要有人帮忙跑腿。

冯先生见状也将石延正传说中的族妹石小辛送来了,美其名曰,这孩子力气大,能保护姜先生。

姜瑶也不拒绝,这些人生怕她们俩再丢下他们不管,各种黏上来讨好。

就当安他们的心了,何况她也确实需要帮手。

……

与其说是训练,在村民们看来更像是在玩。

除了重伤的,村里的青壮年们,每天要跟着青云寨的人先练半个时辰的棍子。

不是什么棍法,只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出棍,遇到敌人的时候不像之前那样乱挥一通。

于是每天休息后,营地附近的空地里,是排成方阵的青壮年,在张涛的带领下一边喊口号,一边挥出棍子。

伴着“嘿、吼”的口号声,姜羽正绕着营地跑圈。

因为伤好了的姜羽,没有活干,太闲了,被姜瑶要求跑圈,尽快将步数攒起来,开启商城。

辉棍训练结束,就是攻坚战!

村民和青云寨的青壮年混编,分成两队,由张涛和石延正带队,脸上画碳灰的是一方,脸上没画碳灰的是一方。

双方在林子里立阵营,以守护己方阵营,捣毁对方阵营为目的开启战斗。

武器是用带着枝条的细竹枝代替刀棍,不伤人,顶多就是有点疼,如果打到脸上会留下浮痕,有点丢人。

当然中途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和物品进行进攻。

石家堡的人不能使用天生神力。

双方成员一旦击中头部、胸口就判断阵亡。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姜羽全程监控,一旦判断阵亡即出局,不可再出手。

以防万一,姜瑶随时准备救人,总不能还没走出去,自己先搞出个重伤来。

……

第一场攻坚战在苦槠林展开。

青壮年组,双方各八十多人,驻扎在各自的营地里。

石延正和张涛一开始就选择了最干脆的方法,直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