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52)+番外
大梁立国至今,还没有如此惧怕过他国,尤其是先帝在时,大梁更是威慑一方。现在的朝臣多是经历过武帝一朝,哪受得了陆然如此伏小做低,一个个都变了脸色。
陆策沉郁地看着陆然,平铺直叙道:“大哥,你此举险些为大梁招来滔天大祸,于公于私,朕都该要你的命。”
陆然大惊,猝然跪到在地,求陆策宽恕。
那边陆弦也是大惊,说实话虽然陆然卖国,他也没想过陆策真的会痛下杀手,他们毕竟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在场的朝臣又何止陆弦一人开始自危。
陆策和陆筠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陆筠冷笑一声,问道:“谢尚书,按照大梁律例,陆然该当何罪?”
谢远面不改色,回道:“夷母族妻族。”
其实按照大梁律令,叛国是要灭三族,只是陆然三族陆策也在其中,为此谢远才避开皇族,只说其余两族。
事到如今,陆然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恐惧更多,还是愤怒更多。
他是皇长子,在陆策诞生之前,人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尤其是他的师傅万青。
万青总说他是君王之才,未来是要继承帝位的。
陆然也以继承人自诩,闻鸡起舞,勤勉有加,事事都想讨得父皇喜爱。
只是这一切都在陆策出生后改变了,父皇虽然还是会检查他的功课,表扬他的进步,可是不会像对待陆策那样,让他牵着手,让他腻在怀里,让他在御案上为所欲为。
嫉妒和不甘心在他心里播种,时光浇灌,挑拨施肥,在他心里成了遮天蔽日的大树,挡住了国法,遮住了家规,让他再也看不见旁的。
还能如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祈求了陆策的宽恕,陆策却像冰雕一样,冷冷看着他。
陆筠呢,他又怎么会帮自己,他眼里除了他的策儿,还能容下谁?
陆然认命道:“陛下,罪不及无辜,灭两族太过残忍了一些。”
陆策没有说话,他冷眼看着这位哥哥。
其实陆筠昨晚也替陆然的家眷求过情,还说陆弦若能收敛,便给他个闲职,不要伤及性命。
陆策知道陆筠不是心慈手软的人,这么打算,全是为了自己考虑,不想他背上个赶尽杀绝的名声。
谁知,陆然又看一眼陆筠,恨恨道:“我自知必死无疑,可朝中还有他在,怕是下了地府,父皇也要怪罪。陛下,请您环顾四周,现在除了陆筠,大梁内谁还有如此滔天权势?”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陆然这么说不全是出于拉人下水的私心,还有对陆家王朝的担忧,和对陆筠的错误估计。
见陆策还没说话,陆然把心一横,道:“说句难听的,就算我贪图高位,可终究是咱们陆家的事,若他有二心,江山可就易主了!”
尚韦忿忿道:“摄政王已经还政,怎么还会有二心!再说摄政王认在英王名下,也姓陆!”
陆然道:“可他身上没流陆家人的血!”
陆筠倒是淡定,听得陆然一番言论,神色如初,他是位高心狠,可从没想过取而代之,所以面对不实的指控,他毫不在意。
谢远此时出列道:“摄政王为了陛下和大梁披肝沥胆,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岂容你胡言乱语!”
堂下吵吵嚷嚷,陆策还是没有说话,尚韦和谢远有些心慌,暗道陆筠拼死拼活,难不成还是要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陆筠你看看,陆然都知道你心里只有策儿。
如果颈椎不疼,今天应该就能更新完,还想写一章甜甜的番外。
☆、第 31 章
先帝说过,君王之路向来孤单,无论掌权前有多少新交故知,掌权后,你们的关系唯有君臣而已。那时候你不用去学也会知道,在无上的权力面前,任何私人感情都不值一提,但凡有一点怀疑,都会斩草除根。
那时陆策只有十岁,他笃定答道:“父皇,若儿臣为帝,一定会有一个例外。”
先帝笑笑,问他是什么。
陆策信誓旦旦:“是堂兄。”
先帝一愣,答道:“希望果真如此,沈家满门忠烈,自是不同。”
时光走马而过,两人不知道经过多少波澜,当年陆策的豪言壮语,不少人还记得,可这番情谊能否坚守如初,却没有人能打包票。
尚韦一干人等为此惴惴不安,当事人陆筠却有另外一番担心,他知道陆策不出声不是因为心思动摇,而是雷霆之怒的前兆。
他担心陆然再说下去,会激起陆策暴虐的性子,到时一发不可收拾,不但没能杀鸡儆猴,反而让朝臣过分自危。
慌忙中,他抬眼看了一眼陆策。
没想到,陆策也在看他,眼神中没有他所担心的狂虐,只有满满的沉静和信赖。陆筠顿时了悟,他的策儿,不再是个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