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太子入赘了(167)
“且不说我如今的名声在京中已经是撂在地上撕都撕不起来,单说我与安庆长公主的旧怨,以及我招赘入府的事情也早已传遍京城,圣上除非是疯了否则绝不可能让太子娶我过门。
“哪怕是良娣、侍妾,圣上也不会允许的。”
先前穆衡也跟她说过要娶她,可沈如娇从未真信过。
当今正值壮年,太子式微,明王横行。
若是太子想要迅速在京中站稳脚跟,利于不败之地,最快的办法便是娶一名门淑女。
就像是明王正妃,乃是当世大儒祁柊单的长女,若太子想与之抗衡便只有娶蕲州罗氏女,或者是惠州姚氏女。
这二女,无论娶任何一人进东宫,对太子而言都是乘风而上。
若是太子娶了她沈如娇,只怕会被认为是色令智昏的糊涂蛋。
这等不划算的买卖,就连沈如娇也不会去做。
何况是要执掌天下的储君穆衡了。
所以他说要迎娶自己入东宫,她又怎么会轻信。
自从爹娘亡故之后,沈如娇就不愿把希望寄托在旁人的身上。
这场病来势汹汹,退得也快。
三日之后,沈如娇已经能活蹦乱跳地下床了。
她该吃吃,该睡睡,全然不提穆衡。
只是每日沐浴的时候,看到身上日渐消退的印子,还是会猛地想起那日山洞之中的温情。
第四日的早上,沈如娇用过早饭,拿香茶漱了口后,觉得是该好好清算清算这段日子以来,她那个四妹妹干下的好事了。
前日,沈明煜过来跟沈如娇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今日朝堂之上,有人参了两江转运使周之峁贪墨银两的奏折。
上面详细列举了周之峁如何收受贿赂,又如何横行两江地区,妻妾成群,日夜宴请不断,更有人通过这个周之峁打通进京的门路,一路高升。
皇帝看过之后勃然大怒,令人严查周之峁的案子。
而与此同时,永宁侯府上前日也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情。
听说是永宁侯府上出了家贼,手脚不干净,偷了长公主的嫁妆,一对儿赤金镯子,拿了出去卖到黑市商人的手里。
卖出去的这对儿赤金镯子在黑市上几番倒手,进了一家玲珑阁的铺子。
这铺子前些日子卖出去一套极为珍贵的粉玉首饰而名声大噪,长公主身边的婢女去请铺子的掌柜带些好东西到侯府去给长公主挑选,不巧便看到那对儿赤金镯子。
这婢女心里头暗暗吃惊,旁敲侧击一番之后不动声色,先回了府上禀报安庆长公主。
当天,永宁侯府大门紧闭,灯火燃了一夜。
“这两件事有何联系?”
沈明煜跟沈如娇说这两件事的时候,正赶上沈如娇用午膳。
他也刚从顾府回来,没吃东西,正是饥肠辘辘。
看到桌上的竹荪鸡汤、玉露丸子,以及他最爱的三春珍脍鱼,让云锦添了饭,与沈如娇一道用饭。
“这两件事瞧着没有任何联系,不过用不了几日,它们就会一起成为将冯氏一族击垮的蚁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沈如娇自然是知道的,但她还是没能明白,两者间有何必然的联系。
沈明煜见妹妹生出了好奇之心,便笑着同她解释:“此事啊,还是要多亏了太子殿下出力。”
他将穆衡调查沈家马场瘟病一事的始末给沈如娇讲了一遍。
“殿下那日查到沈家马场出事的背后指使并非安庆长公主,而是那冯馨缈借刀杀人之计,察觉到你可能会遇险,这才马不停蹄地赶往白云山。”
沈明煜话里话外地,都在替穆衡说情,他今日见到太子,看得出来太子对妹妹十分惦念,这几日清瘦了一圈儿,让人暗暗给他送了不少补品药材,就怕那日在山里淋的雨让沈如娇落下病根。
“那跟周之峁又有何联系?”沈如娇没接哥哥的话茬,而是问向另一件事。
“那周之峁的官位来得不正,他一个明经出身,短短五年就登上转运使之位,都是冯笏清的手笔。”
沈如娇“哦”了一声,点头道:“原来如此,说起来是太子殿下产出冯氏和明王一党的一步棋,只是恰巧,那冯馨缈与我有些过节,歪打正着了。”
说着,她似笑非笑道:“论起来,冯馨缈与我的仇怨,也都是因为太子殿下而生。他这个情,我可不承。”
沈如娇没了胃口,放下筷子起身:“哥哥你慢慢吃,我吃饱了。”
沈明煜看着桌上没动几口的饭菜:“娇娇,你怎么还生气了呢!”
回了房内,沈如娇想起来,前两回的宴席上,她那个处处掐尖儿要强的四妹妹,搭上了冯馨缈,不但跟着一道儿参加了顾府寿宴,连中秋的宫宴都能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