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给我一个拥抱(123)+番外

作者: 叶见秋 阅读记录

有些学者直接把文章里的图截图放在PPT里,由于不同期刊要求不同,作图风格不一样,把几篇文章的结果放到一个PPT里,那这些图就前后不统一。

非常影响观感。

底下的听众也能明白这人做PPT很省事,没花多少心思。整个印象一下就下去了。

所以想要做一场出色的学术汇报,背后的要花很多心思。

宋瑾还记得上次庄辰的PPT,每张结果图都是用的原始图,所以他的PPT从头到尾都是统一的风格和色系。特别是不同实验组,作图时前后的颜色一致,这样大家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

今天这个学者的PPT做的还不错,至少注意了这个问题。

每次讲座都能学到东西,就看是否用心,以及是否能通过对比找到别人的优点。

一个小时,汇报结束。

庄辰站起来继续主持会议。

有人纷纷举手提问,宋瑾看着庄辰在会场里来回穿梭,时不时帮着翻译。

可能有些学生的英文口语能力还不足以到对话自如的地步,庄辰会先跟学生沟通,确定意思后,再翻译成地道的英语。

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人有点尴尬。不过庄辰处理的很好,时不时加几句有趣的话,缓解这种尴尬和难堪。

所以整个提问环节氛围很轻松。

慢慢的提问的人越来越少,会议临近结束。

在庄辰看过来的那刻,宋瑾明白了他的意思。

于是微笑着站起来,示意自己有问题。

最近宋瑾看了一些这个学者发表的文章,跟她要写的综述有关。有个地方是跟目前主流的观点不太一样的。这个问题很关键,关乎到她的综述要怎么把这个格格不入的但又合理的观点放进去。

宋瑾接过庄辰递过来的话筒,看向学者,微笑着说,“Professor Walther, thank you for your excellent speech today. I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e role of pyramidal neurons in ventral hippocampal CA1 area in depression……”

庄辰站在宋瑾旁边,听到她问出这个问题,给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学者回答完,现场有其他老师跟着站起来将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讨论。

一时间会议室很热闹,大家纷纷说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宋瑾专注听着,给了她不少启发。

会议结束后,照例拍了大合照。自从上次临时拍合照后,会后拍合照就被确定下来是常规环节了。

对于这个做法,庄辰举双手赞成。

这次合照,庄辰和宋瑾分别站在学者和他夫人两边。四月明媚的天,照片中的每张脸都生机勃勃,神采飞舞。

可能很多年后,他们俩翻看照片,就会有很多这样的合照。记录他们俩一起合作过的讲座,一起努力过的日子,一起有过的美好回忆。

拍完照,宋瑾要赶回实验室继续做实验,跟庄辰打了声招呼,准备离开。

她知道庄辰等会还要陪学者吃饭。

对于这种应酬,宋瑾不想参加,一早就跟庄辰说了,他没勉强她。

不过她准备离开的时候,垂在身侧的右手小拇指被人勾了一下。

她抬头眯了眼正在跟学者谈笑风生、一本正经的庄辰,伸手挠了挠他掌心,然后飞速离开了。

这人有点太明目张胆了,回头得跟他说说,公众场合要注意一下。

毕竟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他呢。

***

一直到下午四点半,宋瑾做完实验,赶忙收拾了一下,回办公室。庄辰晚上七点多的飞机,这会得出发了,不然时间来不及了。

她给庄辰发了消息,告诉他,在校外等他。

十五分钟后,宋瑾上了庄辰的车。

上车后,庄辰从中控台拿出一个纸袋,递给宋瑾。

宋瑾打开看,里面装了一个三明治,一个用保鲜袋装着的洗过的苹果,一块慕斯,还有一瓶可乐。

“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等会你从机场回来会比较晚。”戴着墨镜专注开车的男人说。

“你什么时候买的?”宋瑾打开三明治问。

“吃完午饭,回学校的路上。”

“你考虑的还挺远。”宋瑾喜滋滋地说。

“总不能让我女朋友饿着肚子送我。”庄辰淡然开口。

“那你的晚饭呢?不会等着吃飞机餐吧?”宋瑾咬了口三明治说。

“我不饿,中午吃完有点晚。到地方了我再吃饭。”

说话间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宋瑾把三明治递过去,特地还是把她没咬过的地方递过去。

结果这人偏要咬她吃过的地方。

宋瑾:“……”

算了,不计较,反正不是她吃他的口水。

车辆在晚高峰中艰难前行,堵得水泄不通,让人烦躁。

宋瑾时不时看手表,怕时间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