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134)

这时候,皇太后点头,一位秀女留了牌子。

玉荣就是默默的看了,她至多附合一声,点一个赞。

阅选,百花各入眼。

美人太多,也是迷了眼,让人快要脸茫了。

等一天的阅选结束了,玉荣回了永寿宫,方才了歇息。

“娘娘可是累坏了。”

秋兰小心的说了话。

当然,这时候,玉荣接过了冰镇的酸梅汁,还是小饮了。

“是啊,是累得紧。”

饮了冰镇的饮品,真真透心凉,舒爽。

玉荣舒坦了一口气。

“好在,今个儿是结束了。”玉荣觉得她能松乏松乏。

“是呢。”

秋兰也是附合了话。

玉荣关心的,自然还是永寿宫里的情况。

她问了四皇子吃饭可香,今个儿又练了走步,可是如何了?

秋兰恭敬的回了话。

只是在玉荣问了四皇子可唤了人时?

秋兰迟疑了一下。

“娘娘莫急,贵人语迟。四皇子殿下天生贵人,许是缓缓。”

秋兰小心的回道。

玉荣沉默了。

良久后,玉荣深呼吸。

玉荣觉得她需要平复了情绪。

可这情绪哪能说平复了,就是平复下去。

特别是仇人高位上坐着,得享了尊荣。

她还得忍着。

玉荣觉得她再忍着,忍着,她都成了忍着神龟。

可不忍又能如何?

长春宫的昭皇贵妃,不独是皇贵妃。

她的背后有承恩公府在支持,在皇太后在支持。

承恩公府?

玉荣没那么惧怕。说到底她爹耿老爷在朝中,还有几分能耐的。

可皇太后?

皇太后才是关结所在。

只要皇太后在寿康宫一天,玉荣真拿长春宫的昭皇贵妃没折子。

至少,目前玉荣的实力还太弱。

皇太后在后宫沉浮几十年,那经营的势力可不小。

玉荣生下两位皇子,这里面未尝没有皇太后的功劳。

三皇子司马贤平安长大,今年满三岁,已见聪慧。

可以说,三皇子不光是玉荣在护持,皇太后也是出了力的。

玉荣对于皇太后有一份感恩。

可这一份感恩,用不到昭皇贵妃的头上。

“总有一天……”

玉荣怒极了。

最终,她把手中的盏,那是一下子摔到了地上。

“哗啦”瓷器摔碎的声音,响亮的紧。

摔东西,不能解决仇人,却能解解气。

“哗啦”玉荣连摔了几样东西。

她这才解了心头的那一口怒火。

“秋兰,让人收拾一下吧。”

玉荣摆摆手,她坐那儿,闭上了眼睛。

不是在养神。

玉荣思考了,她还要忍多久?

真忍到了皇太后去逝。

她怕把自己真闷狠了,闷的心理扭屈了。

玉荣想了许多。

最后,玉荣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也许……”

玉荣琢磨了,也许她不应该惧怕了皇太后。

皇帝没册立了昭皇贵妃为继后,说明皇帝的态度够明确了。

那么,这里面有没有操作的空间呢。

玉荣觉得是有的。

玉荣想做的也简单。

她要兑子。

只要她做的到位,那么,皇太后一定会衡量了。

在承恩公府与昭皇贵妃之间,这二者若是起了冲突呢?

哪一个在皇太后的心里更重要。

玉荣有心要称量一下啊。

“秋兰,把今年在入宫的名册拿来。本宫要再看看。”

玉荣要合计了人选。

她要看看,这里面可有正统帝中意的。

不是秀女如何?

而是秀女的背景如何。

玉荣很清楚的,正统帝想提拔了朝堂上的臣子。

是帝王夹袋里的臣子,那么,就多半是寒门出生的。总之,那些世家大族的,正统帝是用了,也是防了。

瞧瞧后宫之中的嫔妃吧,说是官宦家的小姐,也是大选入宫的。

可正紧的,有几个世家的?

目前剩下来的,昭皇贵妃是功勋出身的。还是皇亲承恩公府的嫡女。

至于玉荣、惠贵妃、张婕妤、赵婕妤,全是小官女儿家,大家闺秀一词用了她们身上,在真正的世家面前,可担不起。

至于刘婕妤、良婕妤,那就更加的出身卑微,那是宫人出身。宫中全是贫民。

“诺。”

秋兰听了主子的吩咐,自然应了话。

哪怕不懂主子的用意何在?

听了吩咐就是。

玉荣在永寿宫里,又是忙碌了起来。

这一回,动的是脑子。

玉荣在圈了人选。

可不能随随便便的,她还要跟宫外通了气,她能摸了摸底细。

而且,还得快。

这秀女留了牌子,很快就会有圣旨下去。

这时间紧,对于玉荣而言,就是任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