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自然是得了皇贵妃的话,各宫的嫔妃们,就是各自回了寝宫去。
出了承乾宫。
玉荣打头离开了。
惠贵妃、良嫔落了后面。
这二人还是兴致不错的,那是相邀了去御花园的荷花池边,去赏了七月的莲花开。
池边。
有风、有水,倒是解一些暑意。
望着满池的荷花开。
惠贵妃笑道:“待秋时,就有莲子吃。”
“是啊,莲子羹倒是妙味。”
良嫔附合了话。
“说起来,本宫倒要谢谢妹妹,有妹妹的撮合。这是让本宫在娘家面前,也是显了一回的威风体面。”
惠贵妃说的自然是皇商的事儿,这有良嫔帮衬了,这解决的干脆利落。
惠贵妃在娘家,那自然就显得牌面大。
“也是与贵妃姐姐相互帮衬了。”
良嫔捂嘴,还是笑了。
不光是惠贵妃得了好处。
良嫔也是收获颇丰的。她的娘家那边儿,有族长一家出面,这建了省亲别墅的事情,自然是族长一家在里面帮衬着操作。
至于良嫔的父亲?
这一位没什么本事,就是充一个人面。
其时,良嫔自个儿更清楚。
她家跟族长一家,哪真是出了五服的,都不知道算不算亲戚?
良嫔在只是跟族长一家那是同一个姓氏。
又是在一个村子里住着,她家就是租种了族长家的田地。
如果不是良嫔在宫里爬上了高位。
如果不是良嫔对娘家多少有点儿补贴。这一回,又是给族里添了光彩。
这族长一家真是未必乐意了沾了这省亲的事情。
只是,良嫔与惠贵妃合作了。
这二人一联手,这里面有惠贵妃的娘家去说情。
那族长一家自然就是屈服了。
有族长一家的帮衬。
良嫔才算得放心。
好歹那一位族长也是有功名的。
其长子更是入了官场,哪怕是一个区区八品末微小官。
好歹,那也是官。
想是多少的青年俊杰,这是求了仕途,求一官而不得。
“……”
又是聊了些省亲的事情。
惠贵妃、良嫔是聊了心情好。
慢慢的,就是转移了话题。
惠贵妃说道:“圣上又添了一位公主,今个儿是一桩喜事。”
“圣上的子嗣还是少了些。”
良嫔补充了一话,说道:“三位公主,四位皇子,于皇家而言,这怕是皇太后又会催促了天子纳新的嫔妃。”
“妹妹担忧了?”
惠贵妃问道。
“只闻新人笑,哪见旧人哭?”
良嫔说的实在。
“贵妃姐姐膝下有长公主。长公主又得圣上的宠爱。将来择一佳婿,必能美满一生。”良嫔说了好话。
这话说的惠贵妃听了,心里舒坦。
“可妾不同。妾于子嗣上怕是碍难了。至于圣上的宠爱?”
良嫔说这话时,那是抚了自己的脸蛋儿。
“容颜易逝。妾就怕啊……”
良嫔是一个赝品,哪能不害怕了。
“妹妹与本宫相谈甚欢,咱们脾气又相投。往后妹妹不必多忧,姐姐自然与妹妹一道相扶持。”惠贵妃捡了好话讲。
良嫔得宠了。
惠贵妃当然想交好。
“得贵妃姐姐这一话,妹妹可是松一口气。这算得知己难求。”
良嫔笑了。
“此时可惜了,若有好酒,当浮一大白。”
良嫔似乎也是真想交好了惠贵妃。
承乾宫。
午膳后。
曹嫔醒来了。
乾清宫、承乾宫的赏赐,自然是赐了下来。
这瞧着是丰厚的。
对此,曹嫔也是心情颇善。
“……”
曹嫔这时候,有宫人侍候着,便是先用了些吃食。
等待着精神好些,她是瞧了刚出生的婴儿。
“本宫的小公主。”
曹嫔心情好。
哪怕在小公主刚出生的那刻,曹嫔有些遗憾了,她没能生下一位小皇子。
可到底还是母爱占了上风。
此时,曹嫔也是高兴了,她有一个亲生的骨肉。
往后在宫中,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正统七年,夏过,秋来。
玉荣求了皇太后,把秋菊放出了宫去。
秋菊的大婚添妆一事,玉荣有自己添一份心意,也给耿府上交待了话,让给秋菊置办一份嫁妆。
对于秋菊,玉荣只能说祝福了。
更多的?
玉荣就不会插手了。
不过,在玉荣想来,有她这一个主子居于高位,又有耿府的照顾一二。
想是秋菊的往后一生,应该能平平安安的过下去。
永寿宫。
玉荣跟秋兰问了话。
“秋菊出宫了,你呢?真不怕后悔,就想留宫里一辈子?”
玉荣还是盼着秋兰改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