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272)

玉荣给了肯定的回复。

“我与圣上一样的想法,逸哥儿上头有哥哥们的照顾,做一个安逸一生的小皇子没什么不好的。”

玉荣跟正统帝摆明了她的态度。

正统帝听了,也很满意。

帝后二人执手,还是一起进了内室,然后,瞧了睡得香甜的五皇子司马逸。

满月宴。

宫中大办。

这是皇后生产后的,再登场最奢华的一回。

毕竟,为了皇子嘛,这等好的借口,没谁敢推拖的。

诰命、宗室、勋贵,应该入宫的,有资格入宫,这一回,自然都入宫了。

皇宫很热闹。

五皇子的满月宴,可谓是最高的规格。

这自然也是昭示了五皇子得帝后的看重。同时,皇后的位置不可动摇。

东宫。

太子结束了满月宴后,一回来,就是独自的坐一处。

太子心情不算好。

今日的满月宴,何尝不是皇后的一场表演。

至少,太子如此看法。

一个皇帝满意的皇后。

一个膝下有三位皇子的皇后。

太子感觉到了孤单,因为,他的父皇这一位嫡妻,可是生下了除了他这一位太子外的所有皇子。

别的皇子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他不一样,他是赤手空拳啊。

他身边的势力在父皇允许的范围内,只是东宫的属官幕僚。而这些人呢,被他的父皇清洗过两回。

现在嘛,更多的朝臣,看着是倒向了东宫。

实则更多的,全是墙头草。

至于支持什么正统?

他这一位东宫太子是庶长子。

而皇后生的儿子是嫡子。

立嫡立长,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一切要看的是他父皇的心思。

可太子担忧的,就是枕头风。

这皇后的枕头风在太子眼中,可是利害的紧。

“孤不能再等下去。”

太子已经拿定主意,他不能再等下去。

他在后宫至少需要一些助力。

太子有了打算。

太子当然会做一些事情。

合纵连横之间,肯定需要了盟友的。

正统十年,冬。

天凉了,一场雪后,冬风最是刺骨的冷。

京都。

李公公这一位接管了暗卫的,一直在办了一起子事情。

那便是暗中给皇帝寻了杏林高手,以医皇帝的头疾。

这不,又寻了一位国医入京都。

太医院那边也是核查过了。这一回老大夫那是真正的民间高手,自然有自己的几手真传功夫。

如此,这一位就得以在乾清宫拜见了皇帝。

正统帝见了老大夫。

这一位老大夫姓孙,孙大夫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

在民间也是多有仁名。

这些年行医问药,多施仁心仁手,治了不少的病人。

正统帝让这一位给施了针。

确实跟王太医一样的,都是见了效果。

这让正统帝很满意。

准备让这一位再是开了方子,总归,再让王太医验证一二。

要入帝王口的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

在孙大夫开了方子时。

李公公亲自进殿中来禀话。

“圣上,皇后娘娘来了。”

李公公躬身说道。

“你这奴才赶紧迎了皇后。皇后与朕一体同心,不可怠慢。”

正统帝坐在小榻上,摆摆手,让李公公亲自去迎。

“诺。”

李公公应了话,亲自去迎了皇后。

在殿外。

玉荣本是候着,她到了乾清宫,哪怕是正统帝允许的。

可没通传,就直接撞的事情?

那肯定不会干的。

人嘛,哪时候,都不可轻狂。

玉荣还是脑子里很清醒的。

“娘娘,圣上让奴才赶紧迎你进去。”

李公公陪了笑,做了请的姿态。

“嗯,这便进去,不敢让圣上久等。”玉荣笑着回了一句。

进殿内。

玉荣见到了这一位孙大夫。

“圣上,这是何人,倒是面生。”

玉荣回了一句。

“这是李善的功劳,从民间寻来的一位良医,姓孙。”

正统帝简单的说了一句。

写了方子的孙大夫,此时,也是走上前。

给玉荣行了礼。

“老朽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孙大夫行了礼。

“平身。”

玉荣回了一句。

玉荣的眼中,孙大夫不重要。

玉荣知道是李公公给寻的人,那么,她相信这一位孙大夫的一切,李公公肯定都查了一个透彻的。

“若人良医,能治了圣上头疾,此是天下幸事。”

玉荣自然是捡了好话讲。

“借梓橦的吉言。”

正统帝自然是盼着头疾能痊愈的。毕竟,对于一位有志了集权的皇帝。

他不能亲自掌握这天下权柄,那是一件多难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