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332)

延禧宫。

刘妃满面的激动,还是谢了话。

待秋兰一行人离开后。

刘妃与二公主母女是心情复杂的。

“母妃,瞧着这一回的赏赐应该不是父皇赏的,应该是坤宁宫的母后赏赐的。”

二公主不傻,这一点子表面的功夫。

二公主还是瞧得出来。

皇帝、皇后赏了人,那可不同的。

“皇后娘娘是在意了你,在圣上跟前应该是给你说了好话。”

刘妃的眼神中,也是一翻的复杂。

“是母妃无能,母妃不得宠,倒累了我儿。”

刘妃是有自知之明的。

这时候,也是有些自怨自哀了。

她这一宫主位娘娘做的,真是一个小透明。

“母妃,其时这般也挺好的。延禧宫中一直挺安宁的,没什么麻烦的事情。”

二公主倒是看得开的样子。

“……”

刘妃动了动嘴,还想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止了话头。

到底刘妃的性子搁这儿。

在宫里也是磨练了出来。有时候时候,在刘妃看来,真是争如不争。

她这位置,她的出身,有了很多的限制。

她若不安份,哪能平平安安的养大了二公主。

要知道在二公主之前,其时,刘妃当年才是生下了正统帝第一个儿子的女眷。

只是孩子夭折了,没能入了皇家的排行。于是,太子才成为了大皇子的。

过往之事。

刘妃回想起来,也只有一把的辛酸泪。

当然,比起当年的旧人。

刘妃又是安慰的。

至少,她不是最惨的。

想一想当年还是艳压六宫的贤妃娘娘。那一位当年多得宠啊,生了一位小皇子夭折了。

唉,最后还是连娘家都落了一个凄惨的收场。

过往如烟。

刘妃是守得住寂寞的。所以,刘妃自然就不敢奢求更多了。

正统十三年秋八月。

皇帝下了旨,赐了二公主的封号为和靖。

和靖二公主同时亦得了赐婚的圣旨。

这一位公主殿下指婚的对象,则是英国公府的世孙。

英国公府是开国的勋贵。

在朝中也是一流的门第。可以说,真论起来的话。其时,这一门亲事比和瑞大公主的夫家更显赫。

当然,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

可能是就是英国公府一直以来的子嗣很稀薄。

当今的英国公一门三子。

然后,在太宗年间,接年的早亡。

英国公的世孙,就是英国公这一脉的第三代唯一男丁。

自然的,英国公对于这一唯一的孙儿,那看得很重。

于是,这一位世孙要论了真本事?

肯定比不得武国公府的世孙。

这一位英国公府的世孙说白了,就是一个等着继承家伙的纨绔子弟。

景仁宫。

惠贵妃得了和靖二公主的赐婚之事后。

她还跟女儿聊了话。

“可会嫉妒了你的妹妹?”

惠贵妃问了女儿。

“母妃何出此言?”

和瑞大公主有些不解。

“和靖的夫家可不同,那是立有开国之功的勋贵,能世袭罔替的。”

惠贵妃特意的提了话。

和瑞大公主愣了一下后。

也是沉默了小片刻。

“若说不羡慕,母妃都不会信了女儿的话。不过,女儿却是觉得有得必有失。”和瑞大公主很清楚的,天下间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女儿的婚事,母妃也是精心的挑选了。驸马出身皇戚之家,虽说,这承恩府的爵位是减等袭爵。可在女儿眼中,已经足矣。好儿不吃分家饭。若是子孙能干,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和瑞大公主的眼中,倒是信心满满的样子。

显然,她对将来教养子孙嘛,还是挺有信心的。

“空有爵位,若无权利,也就是一个摆设。女儿的驸马可是一个有本事,也得了父皇眼缘的人。女儿觉得挺好的。”

和瑞大公主真觉得挺好。

毕竟,承恩公府的长房一脉,有承恩公的爵位承继。

次房一脉,那有一个轻车都尉的爵位在。

总归,这是分得一个清楚。

和瑞大公主对于二妹妹的婚事。除了羡慕一下英国公府的爵位外。

还羡慕什么?

羡慕一个纨绔子弟的未来夫婿吗?

“想一想二妹妹的婆家。女儿可听说了,公府里有三位未亡人的长辈。想是二妹妹将来有的头疼。”

和瑞大公主表示了。

这夫婿不上进,有点儿不靠谱。

再加之,头上的三个女姓长辈。

还都是早年守寡的。可不那么容易应付的。

“你看的明白。母妃就不担心了,你这心头不平衡了。”惠贵妃笑了。

“其时,要母妃看来,你二妹妹将来也有的头疼。就像是你说的,英国公府可有常年守寡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