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朕在筹谋筹谋。只梓橦你这儿,真惹得把这一注大财,那是扔出去?”
皇帝笑问道。
“我乃发起人。圣上若是怜惜,不若赏我一处盐田便是。”
玉荣笑着说了话。
盐田,既然要承包。
自然就是皇家给发了牌子。有朝廷认可的,就是合法的。
这才可以行销天下。
若没有的?
往后,必要要打击。
那些有盐田的人,那些背后的食利者,肯定不想私盐出来。毕竟,私盐多了,官盐的利益就要少了。
正统帝笑道:“这一份赏,梓橦,你当得。”
皇帝又不小事。
一份盐田罢了,他给的。
“就是要承包。皇家留与一处盐田。梓橦,你予一处。剩下的,再是承包出去。”
皇帝说的简单。
“不过,对于盐田一事。朕目前看法如此。却也还要暗卫,再去核实一下。”
正统帝笑了。
这话中之意更简单。
玉荣那一处小岛上的盐田,这是要见光的。
玉荣自然没二话。
她还是有一份光棍儿的精神。
这开头了,肯定要收尾。
御书房内。
皇帝、皇后在商量盐业的事情。
这事情当然很大,关乎天下百姓吃盐的事情。也关乎朝廷的一大笔税收。
当然,盐田更关乎了皇帝、皇后的小金库。
京都。
东宫,太子结束一天的忙碌。
一回了东宫。
他整个人挺压仰的。
他没去了太子妃那儿。
他怕,他压不住自己的火气。
其实,一切早有预兆的,只是当初的太子不敢相信。
毕竟,皇帝在位,就把皇后拱上去,那是二圣称尊,这真正的千古奇闻。
至少,历朝历代,太子没听过。
这不,这头一回见到,那是伤害自己的利益。太子很伤心。
可偏偏太子不敢表现出来。
皇帝拔了一些人手,把一些京都与承天府的武官给调了职。要么,转到地方,要么,转去了边疆。
总之,这些人都跟太子有关系。
太子心慌慌。
这等时候,都是忧惧甚重,哪能跟皇帝硬顶?
太子没底气。
今个儿的朝堂上,那些朝臣们的腿一个比一个利落的跪了。
太子可是瞧一个清楚。
特别是韦首辅,那一脸的高兴与得意。
这让太子隔应的慌。
“父皇……”
太子压在喉咙里的话,到底没说出来。
“……”
在书房里,太子跟一个头受伤的狼一样。
他似乎受了伤,又被困住了。
过了许久。
太子平静下来,他练了大字。
可那些字,没有了往日的镇定。
他的笔风里,还是带上了他的情绪。
把那些练的大字,全部的烧了。
太子没想留着,这些泄露了他情绪的东西。
屋里烧了东西。
那味儿不同。
太子妃进来时,她闻到了。
可她没说。
太子妃递了一碗燕窝粥。
“殿下,听说您没用晚膳,可是小小用些粥。”
太子妃劝了话。
太子见着进屋的太子妃。
坐了书桌后的椅子上,他点点头。
然后,才是起身。
在歇息的小榻上坐了。
太子拿了粥,慢慢的食着。
屋中安静。
等太子用了了一碗粥。
他才发现,他其时并不是不饿。
而是气糊涂了。
一时间,忘记了饥饿。
“殿下,但有万事心忧,也当爱惜了身体才是。”
太子妃见太子的神色缓和下来。
此时,劝了此话。
“孤一时想差了。你放心,今后必不会。”
太子给了肯定的答案。
太子妃听后,就是笑道:“我自然是信了殿下的话。”
“走吧,去你那儿,孤去看看孩子。”
对于他的儿子,太子自然在意的。
只是这一位皇长孙若有什么不得意的地方。
就是在现在,一岁半的皇长孙还不会讲话。
至于担忧不担忧皇长孙不会讲话?
毕竟,皇家可有一位得了哑疾的四皇子。
可皇长孙是会讲话的。
只是他喊的全是“啊啊”的婴儿语,也没人听得懂。
正紧的喊了人。
皇长孙还不会。
哪怕是“父王、母妃”,他现在也不会。
到底小孩儿,三岁前小会讲的话。
民间皆有。
所以,太子妃有些急。
却也没太担心。
因为奶嬷嬷也是劝话,让她不必过于担忧。都说贵人语迟。
是也不是?
太子妃自然拿这话安慰了自个儿。
东宫,太子、太子妃一起去看望了皇长孙。
京都。
韦府。
韦首辅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