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位伴读,可是慕容国舅的族侄。”
玉荣笑道:“本宫想父亲做的事情,也简单。便是让圣上知道了,慕容国舅倒向了太子。”
“母亲,您可得跟父亲讲清楚。慕容国舅倒向太子与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圣上觉得,这就是真的。”
玉荣说的认真。
“臣妇明白。”
耿武氏应了话。
为何把事情给耿老爷去办?
因为玉荣很清楚,她去办,容易落了痕迹。
更甚者说,官场上混了这些年。
耿老爷手中也有势力的。
而玉荣呢,她不想自己亲自出手。
娘家嘛,享受了她带来的荣耀,大家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也应该是一起担一担风险的。
玉荣的话。
耿武氏听懂了。
耿武氏能想到的,便是皇后有法子,可能针对了东宫。
这事情于耿府上有什么危害吗?
没有。
一旦成功。
那是什么好处,什么收获?
耿武氏稍稍想想,就是非常明白的。
这非常的重要啊。
一旦成功,那便是耿氏一族,都将起飞。
一旦太子倒台。
谁会上位?
圣上膝下的皇子,除了太子以外,可都是皇后娘娘生的。
耿武氏想的越多,心头就是越加的跳动。
那心跳声,有点怦怦的动然。
耿武氏笑了。
“娘娘,这事情府上一定会办好。臣妇一定仔细起老爷讲清楚。一定不误了娘娘的吩咐。”
耿武氏再三的保证。
越是保证了。
玉荣就越是清楚了。
这乃好事。
这只说明了一点。
耿武氏也是在意这事情的。也在意了这背的一切。
“很好。”
玉荣点头。
这事情吩咐了。
玉荣自然也有后手。
可她的后手,现在不适合露出来。
若不必胜的把握。
玉荣是不会随意动手。
一击得致命。
要谁的命?
自然不是枕边人正统帝。
而是太子的。
在玉荣的眼中,太子早点摁下去的好。
在东宫一直住着,她瞧着脑仁疼。
说白了,那位置太子坐得越久。
她心越不安。
皇帝爱修仙。
玉荣更爱保命,更爱自由。
等玉荣挪了话题,与嫡母耿武氏谈些家常时。
小武氏、余氏也是归来了。
然后,自然话题又是变了。
一起谈些各府上的趣事。玉荣当是听些八卦。
笑一笑,十年少。
当然,这般的谈话。
也不会太担搁了时间。
这一起子谈话。
谈得高兴时。
玉荣差人去皇子所请来的人。
也皆是来了。
来的是玉荣的两个儿媳。
以及一个早早下了课的小五皇子司马逸。
至于老三、老四两个儿子。
这在衙门里学着办差呢。
这二人肯定不会出现在这等场合的。
更甚者说,他们二人成家立业了。
还是需要避讳的。
“儿媳给母后请安。”
雍郡王妃、安郡王妃一直殿中,就是给正位上的玉荣行了礼。
玉荣笑道:“免礼。”
“这是你们外祖母、两位舅母,一家子人,也不必掬礼。”
玉荣指了旁边的耿府诸人,也是笑着说了话。
“臣妇见过雍郡王妃,见过安郡王妃。”
此时,耿武氏与两个儿媳行礼。
雍郡王妃、安郡王妃,这二人是晚辈,自然赶紧上前。是搀扶了长辈。
“外祖母、两位舅母太客气了。”
“三嫂说的是,外祖母,两位舅母,咱们晚辈担不得您们的礼。”
雍郡王妃韦氏,安郡王妃武秀秀二人,那是一前一后的回了话。
这二人搀扶了长辈。
请她们落了座。
玉荣这般的态度,也是谈些趣事。
然后,笑道:“今年,你们二人就要随着老三、老四开府。开府了,你们进宫一趟也是不容易。本宫想见见你们,倒也得挑了时候。”
玉荣摇摇头。
她对于儿媳要出宫的事情,还是看得开。
“母后,您不嫌弃,儿媳可是愿意常常进宫来打扰母后清静的。”
韦氏笑着回了话。
雍郡王妃这般回了话。
安郡王妃武秀秀也是说道:“母后,儿媳跟三嫂一样,也是乐意常常侍奉母后膝下。”
“便是王爷那儿,也是舍不得母后。与儿媳这儿,还是常有留语,道是开府之后,见着母后不易。还不如不开府呐。”
武秀秀说的这话,倒是真的。
安郡王司马礼还真这般留了话。
只是,这话说出来时。
雍郡王妃韦氏愣了一下。
“四弟妹说的是。”
随后,韦氏忙补了一句,道:“王爷也是一样的意思,俱是舍不得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