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红红绿绿的漫画书。
*
时隔一年,饮安寺的香火先生又看到了那孩子,笑着跟这年轻的香客打招呼:“来啦?”
虽然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但看到这模样就知道没认错。这孩子长高了不少,看着都一米八多了,这身西装比去年更合身了一些,只是他瞧着还是有些清瘦。
男生点了点头,一如既往地选了最贵的琉璃灯:“我要一对这个。”
香火先生把红色卡片递给他:“一共360元,麻烦把名字写给我哦。”
男生低头认真写了,然后把钱和卡片双手递给了他。
香火先生慈祥地道了句谢,低头把卡片系在琉璃瓶上,看到了上面的名字,觉得有些熟悉,于是拿起灯瓶端详起来。
“怎么了?”男生问。
香火先生推了推眼镜:“是——姚之光和夏晴朗对吧?”
“嗯,对。”
“昨天有个小姑娘也给他们添了琉璃灯哦。”
男生身影一顿。
香火先生放下灯,笑着给他讲:“那小姑娘手里的钱不够,我当时劝她买一对小的、燃一天的,告诉她心意到了就行。她却不愿意,跟旁边的同学借了钱,最后还是买了一对最大的,说一定要燃够三天。”
“她后来去哪儿了?”
“在寺里吃了素斋,说是下午还要回棠溪,就和同学匆匆忙忙地走了。”说到这里,香火先生就忍不住赞叹,“小姑娘长得很漂亮,心肠也好哦。你认识她吧?”
男生笑着应了一声,眸光温暖和煦,像能驱云逐雨,融冰化雪:“是我妹妹。”
*
拎着琉璃灯进了寺,走到功德塔前的灯架处找了会儿,就看到了灯架第三层中间,那对还在燃着的琉璃灯。
灯身系着的红卡片上,字体清秀又有力,厚厚的卡片都被这字迹给压皱了。字迹的主人在写下它们的时候,应该是怀了莫大的虔诚吧。
男生轻轻捏起卡片,认真打量上面那两行字。
【姚之光叔叔,夏晴朗阿姨:
两位了不起的英雄,希望你们在天堂也能快乐。
——宋杞】
*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3月16,好巧不巧,又赶上月考,下午还是语文,姚星河再次缺考了。
孙茹觉得这次月考的数学、化学和物理试卷都难得有些变态了,尤其是数学,150分的题,她只考了90,而全校平均线更是低到了76。
姚星河却以三门课都近乎满分的成绩,在缺考语文的情况下,拿到了全校第一。
班主任还是骂他,言辞却不如去年那般犀利了;语文老师冷笑几声,什么也没说,让他在后面站着听了一个月。
孙茹觉得又心疼又好笑,甚至还有一点小小的嫉妒。
真是的。
怎么会有这种人。
长得好看也就罢了,学习为什么还这么好。
但又觉得,这就该是他,是那个璀璨夺目的,无与伦比的,姚星河。
第12章 出大事
升入初三以后,数学老头才把扣押了大半年的金苗数学联赛的奖状发给两个熊孩子,顺便发下来的还有棠溪一中重点班的录取通知书。
他们一个满分120,一个112,都拿到了一等奖,所以提前一年获得了棠溪一中的保送资格。
明明上课的时候也没怎么认真听,总是躲在最后一排看漫画,甚至还把剑带到了学校,有一次都快上课了,他俩还在后面比划。让他们去走廊罚站,结果两个人直接跑去操场耍剑,还把校长给招了来。
就是这种熊孩子,拿到了省级比赛的一等奖。
你说气人不气人。
也曾旁敲侧击地问过两个人,他们是怎么学数学的。
许鹤周低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神态很是老成:“老师,哪有人不学习还能考得好的?上课看漫画是假象,迷惑别人的。我和宋杞,都是在课后背着大家偷偷用功。就比如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我们都在提高班里度过,没有浪费一天时间,没有缺过一节课。”
数学老头:“……”
数学老头:怎么感觉这货在骗我?
*
许鹤周没骗他。
宋杞和他真的在提高班度过了一整个暑假。
不过那个提高班全称是“赵行远武术培训提高班”。
断腿归来的赵老师还开辟了新课程,是他修养的这两年里学会的新手艺——篆刻。
于是两个人上午学耍剑,下午学刻章,课余生活丰富得,和民间杂艺团只差一个锣、一个鼓和一个收钱摊子。
宋杞很喜欢暑假时候的生活,上午刀光剑影,下午修身养性,每一秒都过得很充实,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