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伤亡统计也出来了。
由于防护不错,所以亡者不多,牺牲的只二十余人。但受伤中箭和被炸伤的,却有三百余人。
谁都没法轻松。
一次次折损的,都是精兵。民兵再多,精兵的数目却是固定的。今日全靠老天暴雨,否则损失的战力至少得是几倍……
城外,辽江军虽没能打开一门觉得惋惜,但他们也迎来了一次士气的高涨。
因为当日,他们的又一波援兵也已赶到。
又是足足一万多。
眼下,辽江军兵力已近十万。
今日两城门的试探,虽然没占到多少便宜,但他们已经察觉了京中顾此失彼的慌乱。
蚁多咬死象,纵使城门再坚固,只要他们坚持不懈,齐力而发,对方应该很快便将招架不住。
而他们十万人,完全足够发动一次全面进攻,来个十面突击了。
朱永昊与朱恒和商量一番,又找人推看了天气,最后宣布今晚好好休整,明日午时全面进攻,直接一鼓作气拿下京城!……
京中,当晚看着明显安静不少的敌营,上下都有几分不安。
一众阁老皆是顶着大黑眼圈,喝着参茶,围坐一起。他们都已多日未回家,只每日轮流睡觉。
了望台早将对方兵力再得补充之事道来,大伙儿都很发愁,他们也觉得,对方动手的时间很有可能就是明日。
于是,他们和朱承熠正在劝说皇帝,明日一旦对方再来攻城,由皇帝亲自坐镇守城。
人数对比太过悬殊,武器方面也打不了持久战,所以只能在别处想办法。皇帝亲临,至少能最大程度激发众人的战斗激情和意志,或许能带来最好的战斗效果,延续持久力!
朱永兴舔着干裂的嘴唇,一杯一杯给自己灌茶,没有应是,也没有拒绝。可他端着茶碗颤抖的手却将他的慌张暴露无遗。他害怕。
他已经试着装病了。可这帮人说,别说是病,就是天塌下来,只要他没死,都必须作为朝廷的定海神针而存在。
可他,也是需要定海神针之人啊!
……
第651章 都是老狐狸
焦灼的一夜过去。
新皇真的病了。
头晕喉痛,额头也烫了起来,还时不时流着鼻血。
御医表示,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喝多了参汤。是前阵皇上身子虚弱,尚未调理好,此刻用量猛一加大,便不耐受,于是生了内火……
哭唧唧的朱永兴一边被御医灌药,一边还要接受陶老的心灵辅导,从喉头苦到心头,却不敢与老头对视,也不敢无礼闭眼,更不敢说个不字,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呆呆看着头顶祥龙出云的明黄幔帐……
他讨厌那刺眼的颜色,他厌恶四周都是明黄闪耀。
太亮了,灼得他的眼睛疼。
他喜欢五彩斑斓,喜欢五光十色。
心累。
多久了,他多久没好好睡过了?他无比怀念他不问世事,手拿画笔画架,醉躺花间酝酿灵感,构思布局的那些日子。
然而那些时光,永远都不属于他了。他要永远板正坐在那硌屁股的龙椅上,永远挂着假笑,永远与无休止的尔虞我诈作伴。
一想到这儿,他觉得生不如死,也再次泪流满面。这一难过,鼻孔再次有两道血挂了下来。
御医连连摇头示意陶老停止,让皇上好好休息以平缓心情。
陶老则气不打一处来,谁又不体虚?谁又不心累?他早就退下了好吗?可他都多少天没着床了?他又何尝不想屁事都不管!
他都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整整两日了,显然,依旧是扶不起的效果。他们这帮老东西年纪都大了,国事就该全归他们管吗?
他们也只是全靠一股为国之心在强撑!
国之君主无能,后患无穷,皇帝站不起来,他们又能帮顶多久?
这乱世之中,还是得有个强硬的皇帝,才能省心,才能事半功倍啊!
陶老很失望,踱步前往了内阁的议事厅中。
几位阁老一齐看来,发现不见皇帝人影,就只陶老一人,也是一齐重重吐气。
……
雨早就停了,西风也转了北风,就是不知朱永昊会何时发疯攻来。
朱承熠一直在沿着城墙四处跑,一边盯着反军,一边盯着各处工事和征兵。
官兵里的精锐都被编进了守城卫兵之中,精兵的总数勉强维持在了四万。
而储备的兵力,则是常家整合来的各大家族的护院侍卫。这些人中高手不少,总人数也将近万人,算是一支很有实力的兵力。因这次常家立下大功,所以这部分兵力由常家负责操练和磨合。一旦对方大举进攻,这万人将随时准备作为各城门的兵力补充。
此外,京中还收编了一帮江湖人士和镖局武馆的人手,其中也不乏一些能人,同样也是一支重要的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