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夫人们都笑着凑趣,又看了朱元一眼,才咳嗽了一声轻声道:“听说今儿……京城庆和伯府来人了。”
这件事恰好是最近大街小巷茶余饭后的谈资,一说便引发了大家的兴趣。
大家纷纷附和起来:“可不是,我们也听说了,听说……听说庆和伯府是来送人的。”
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朱元微笑着听,笑意里含着一丝冷淡。
邹唤至的事闹的很大,可是替他求情的人也不计其数。
说是交给有司审理,可是京中竟一直都没人再提这事,好似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朱元知道这是为什么-----那二十万匹绸缎还有那些瓷器茶叶,那能换来多少银子?每年从邹唤至那里分钱的,真就只有浙江官场上他那些同党?
朝中必定是有人替他兜揽的。
而能够替他兜揽的,自然是连内阁那几个都有份,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一手遮天让邹唤至在浙江闹成这样,险些还要杀了钦差王爷。
既然京城那边忽然好像是失忆了一样,那朱元就决定让这出戏更加热闹一点儿。
江西那边的事,也是时候该捅出来了。
她就不信,两省勾结,纵容土匪,勾结倭寇,瞒上欺下,这样的罪名,邹唤至的后台竟然还能兜得住。
不可能的。
涉及了这么多权贵,这么多人,还有庆和伯夫人去太后跟前诉委屈,这件事是无论如何都压不下去的。
她一定会叫那些人付出代价!
第893章 结亲
众人对于这一次邹家发生的事讳莫如深。
虽然都不遮掩脸上的好奇,但是却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议论,只是叶夫人掩嘴笑了笑:“邹家做的那些腌臜事其实也多了,不说别的,他们连儿女亲事都能拿出来做筹码,这谁能料得到呢?快别提他们了,这么大喜的日子,别提那些不开心的。”
邹唤至家的丑事一箩筐,这大抵是因为世人都喜欢痛打落水狗。
从前仰望你要仰仗你却又连你衣角都摸不着的人,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来报复报复你。
现在在座的许多人心里就是这样想。
可是毕竟这件事还跟付家扯上了关系-----邹总督家当初跟付家定亲的那个六小姐,原来是一女嫁二夫的,早就许给了庆和伯府的少爷。
这事儿听起来当然是个笑话。
若不是因为顾忌朱元,还有那个脾气不大好的付清,众人可绝不会只是私底下议论,毕竟这说的严重些,其实跟给人带绿帽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朱元还在呢,提起这件事,叶夫人怕朱元脸上过不去,便轻轻咳嗽了一声,对朱元道:“县主,听说令兄回来了,不知道他身体可好些了?”
一提起这个话题,众人眼睛便在发光。
压抑的日子过了这么许久,好不容易碰上些劲爆的消息,谁都想要听一听的。
付庄可是当事人。
他们都听说了,庆和伯府来杭州找邹唤至算账,把六小姐送回来,同时还把在江西养伤的付庄给带回来了。
这是何等的缘分啊!
简直叫人不知道该说上一声孽缘还是说上一声荒唐。
可是心里再感兴趣,也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表现表现对付庄的关心才行-----听说县主对这位表兄是很亲近的。
朱元点了点头,并没有流露出局促或是恼羞成怒的意思,轻描淡写的道:“好的差不多了,多谢叶夫人关心。”
她一个字都不往邹家的事情上提。
众人也就连关心都不好再表露,自然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不过等到十二月中旬付家办婚事的时候,他们到底还是瞧见了一直被人议论的付庄。
叶夫人就首先有些眼热,手里握着一把松子,笑道:“邹家就算是没有倒台,这样清贵美貌的少年郎也是乘龙快婿啊!怎么竟然有眼不识金镶玉,把这样好的一个公子给糟蹋成这样!”
可不是!
众位夫人们刚才都见了付庄----待人接物大方有礼,为人温和,遇上那些位高权重的不卑不亢,遇上不如付家的也一视同仁,谦虚有加。
这样的人才!
真是可惜了。
叶夫人望了自己女儿一眼,又忍不住有些眼热。
收朱元做干女儿这样的好事被孔夫人抢走了,她再做也显得太刻意,这好事儿是赶不上趟了,但是……
但是若是能跟付家做亲,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了。
毕竟看朱元对于付家这亲近的态度,往后付家必然是跟朱元休戚与共的。
她微微垂下了眼,没有再说下去,等到回了家便跟自己丈夫说了这个想法。
叶大人正洗脸,闻言将热帕子交给她,略想了想便拍板道:“成啊!倒不是说咱们势力,见人家好了就要浮上水去了,倒是我真看中这孩子的人才,你不知道,他在前头招待宾客,那做派……何况他还有一身的好武功!近几年倭患频频,如今也还未彻底根除,我跟你说,他往后说不得是有大造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