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反派他爸[快穿](292)+番外

作者: 司遥 阅读记录

齐向康限量的那五十斤小龙虾,不到一个钟头就能卖完。

就算是下雨,店里打卡的客人,也一个都不会落下。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天吃不到小龙虾,感觉嘴巴里没味道,生活都没有希望了。

服务员想用新品价买一斤小龙虾尝尝味道的梦想,只能眼睁睁看着小龙虾越来越火而渐渐胎死腹中。

当然,小龙虾这么吸引人,让人念念不忘,有些没尝过味道的外人,心里难免有了不好的怀疑。

“这里面是不是掺了什么东西啊?”

服务员送完一大盆小龙虾到富二代顾客们的桌上,微笑转身离开,正好听到旁边一桌还没点菜的客人嘀咕。

“我一周来了五次,每次看他们点小龙虾。你们说,一百八十八块钱,干什么不香,天天吃小龙虾,还一次就点好几斤?我总觉得里面掺了不好的东西,能让人上瘾。”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以前的火锅店不是都喜欢用罂粟壳做火锅底料吗,会不会是那里面也掺了东西?”

“那谁说得清呢,我看还是不尝为妙。”

“我也觉得还是不要试了,要是上瘾了以后得花多少钱啊……”

服务员妹子挂着商业假笑走过去:“客人们多虑了,今天的小龙虾早就卖完了,我们有忠诚的老顾客,并不需要您们操心这些事呢。”

几人面色顿时讪讪。

在别人家的店里,臆想他们的调料里有东西,还被服务员听见,就算是脸厚如他们,也会不好意思。

当然,主要是因为齐向康在这片地方有很多人脉,属于地头蛇般的存在,不好得罪。

几人作为附近上班的白领,每次下班都要路过,见过有人闹事被店里轰出去的,不敢当场试法。

服务员妹子见状冷冷地转身走开了,一点招待他们的兴致都没有。

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背后说人的顾客,她才懒得服务,让同事招待去吧。

不过偶尔有一两个人说闲话,并不影响夜宵城的生意。

在连续几天有老顾客抱怨抢不到小龙虾的时候,齐向康果断联系季修,将每天五十斤的小龙虾,涨到了每天三百斤。

当然,店里小龙虾的价格,也就此涨到了两百五十八一斤。

涨价带来的是生意缩水,老顾客退却,不过夜宵城已经凭借小龙虾傲视枫田市的夜宵市场,刷爆了本地人的朋友圈,开始吸引更多的顾客出现,生意火爆程度不降反升,并不在意这点损失。

只有部分口袋开始缩水的顾客,忍痛减少了打卡的次数,将每周来两次,缩减成了每周来一次。

齐向康并不满足于此。

他无意中让人在朋友圈的公众号里宣传了一波小龙虾,没想到让店铺和小龙虾的名声都提升了一大截,看到了宣传的重要性。

听说省城电视台,打算组建一场美食寻味纪录片,他砸下大半身家,又托了不少关系,见到了本地电视台的领导,邀请他们来夜宵城,享用了一场小龙虾宴会。

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面的惊艳不已,再到结束后的恋恋不舍。

电视台王台长看着齐向康,和蔼地道:“没尝味道之前,我还有点犹豫,可是尝过这一口小龙虾,我只能说,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们家就是良心企业,本地之光,你放心,我一定会尽能力将你这家店推荐给上面的。”

王台长当年是从省城电视台出走的,在省城电视台里有自己的人脉,他说出这句话,事情就板上钉钉了。

齐向康激动得要命,连忙讨好地表示要送几斤活的小龙虾给王台长。

王台长笑眯眯地拒绝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如齐先生告诉我一声,小龙虾在哪里采购的,我家里人想尝的时候,也能偶尔尝一尝。”

齐向康略微为难了一下,不过很快他也想到,人家电视台的台长不可能会开店和他打擂台,告诉货源也没事,于是还是如实说了。

“和田镇静峰山?”王台长若有所思,“倒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谢谢齐先生了。”

一场酒席宾客和主人都皆大欢喜。

……

第二天,带着果树苗从省城赶回来的季修,接到了王家的电话。

因为齐向康昨晚打过电话来提醒,季修倒是不意外,给了地址,让他们想吃就来买,小龙虾批发一百五,零卖两百。

王家人:“……”

王家人心里什么滋味,季修不知道,不过被这句话噎了一次后,他们还真的来山上买小龙虾了。

大概是想要看看夜宵城的小龙虾,是不是像流言里说的那样加了料,亦或者是不放心外面的东西,打算自己家做,反正他们过了两天,来静峰山上买了好十几斤小龙虾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