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江山(335)+番外

作者: 顾言丶 阅读记录

“这几天要应付宁怀瑾的人,本王一时腾不出空来,所以未曾细说。”宁铮道。

江凌不想与他争辩究竟是“不信任”还是“一时不便”,也懒得深究他心里的弯弯绕。

她从窗前侧过身来,转头拾起一旁博古架上的银匙,将往香盒里添了两匙香粉。

香盒下的小碳块散发着灼热的温度,连带着香盒都被烘得有些发软。

“王爷心里有什么,也大可不必跟我说。”江凌将盒中新添的香粉铺平,随口道:“往日在京城里,宁衍也不是什么都同我说的。”

宁铮心里恼恨,也不知道这位国师大人平日里在京中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仿佛压根不知什么叫人情世故,从来也不肯跟他说句软乎话,硬邦邦的,像块冷硬的石头。

——宁衍也是个没有驭下之心的玩意,不然何至于让个所谓的“国师”踩在脸上,这样不给皇亲国戚面子。

但宁铮现在也不好在对方面前摆谱,他现在毕竟还没进驻京城,不说礼贤下士的事儿,就是身份地位,暂时也不好在“国师”面前拿乔。

于是宁铮咬了咬牙,暗自忍了,摆出副诚恳虚心的面孔来,笑着说:“本王今日来寻先生,就是要带先生去见见陛下。”

江凌的手一顿,转过身来挑了挑眉,说道:“哦?王爷是终于觉着我先前的提议不错了?”

宁铮原本怕这位“国师”跑来示好是另有心思,着意叫人在附近监视了好几天不说,还自己时不时地露点破绽给他,想看看他是不是另有图谋。

可对方平日里要么是待在屋中不出门,要么就是在摆弄手里的几枚铜钱,对他放出的钩子也是视而不见,甚至有一回钩子放得太明显,还被人家反过头来提醒自己要谨防“后墙不宁”,实在是没处说理去。

宁铮暗自观察了对方许久,发觉这人为人处事是真的极其坦荡,不想管什么时就真的关起门来什么也不说。但若是真想袒护个什么,也不会旁敲侧击拐弯抹角,而是大大方方拿出来说,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这样的人,似乎也很符合宁铮对景湛的印象。

宁铮暗地里琢磨了好几天,疑心渐渐也消了,只想着或许他们这种人眼里看着所谓“大道”,也没什么忠君爱国的心而已。

加上江凌先前提到的“玉玺”确实让宁铮动心,于是他思来想去几天,还是决定冒这一次险。

思及此,宁铮略略沉吟片刻,直言道“哪里的话,先生的话,自是有大道理的。本王到底也是做人兄长的,自然也想请先生劝劝本王那顽固不灵的弟弟——省的大家闹得兄弟难看,动刀动剑的,不值当。”

江凌将手里的银匙往博古架上一丢,拍了拍手上沾染的香灰,说道:“王爷是想让我去安庆府?”

“这一路上战乱甚多,不如本王与先生同去,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宁铮说:“另外,先生或许也听说过了,本王的长子先前不巧阵前身亡,此次前去安庆府,也请先生替他做个法事,保他早日超度。”

江凌皱了皱眉。

江凌本不想答应宁铮这样的麻烦事,也没那个兴趣给宁成益做什么超度。但宁铮既抛出了宁衍这个饵,江凌也不好不咬钩,否则去见宁衍这事儿还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夜长梦多,江凌不由得叹了口气,作出了第一次让步。

“可以。”江凌说。

宁铮心中定了一定——看来这位国师也不是完全油盐不进,只要找准了他的脉门,便还是能够拿捏他。

这让宁铮心里暗喜,面对着江凌时也平白多出了几分底气。

“只是本王不免要问先生一句,若是本王答应了先生的条件,先生准备怎样处置他。”宁铮意有所指地道:“天下乱则百姓苦,本王不想留有后患,也是为天下着想。虽然先生开口,本王少不得要给几分颜面,但若是此事不能解决,恐怕本王也不能真正安心,到时候反倒徒生风波。”

“王爷拿到玉玺和诏书后,我会将他带走。”江凌顿了顿,接着说:“带回昆仑,让他静修,此生不再入关。”

“当然,为了安他的心,王爷也要出一封诏书,说明此生不会要他的性命。”江凌说:“……若非如此,恐怕宁衍不会相信王爷。”

宁铮略微皱紧了眉头,显得有些犹豫。

他肯答应江凌,不过是权衡之计,他打心眼里没想放过宁衍——毕竟这历朝历代,哪有造反之后不杀旧主,反而将其放虎归山的。

可现在江凌的话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宁衍怎么想先不说,他作为宁衍的“发小”,要先替他要一重保障。

宁铮心里百般犹豫,不想要出尔反尔的名声,又想要玉玺和诏书,实在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