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黄柔用家里带来的老南瓜,熬了一锅金黄的南瓜稀饭,分别盛了两大一小,小的当然是她的,啥也没放,大碗一个放了两勺杂糖是幺妹的,一个放点盐巴下着萝卜干,则是丈夫的。
吃过早饭,顾三又开着车,带她们上市图书馆,借了十几本书,有她教学、写作相关的,也有给他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自然少不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不是人熟,这样的“禁书”是借不到的),居然还有一套彩绘本的《我们爱科学》,这可是十多年前就出的儿童科普读物呀!
黄柔颇为怀念的抚摸着封面上的棕红色大象,出到文革前一共十三期,文革后就再也见不着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继续出刊……她遗憾的想。
当年她虽然是十几岁的少女了,已经不属于“儿童”,可依然喜欢看这套杂志,几乎是翘首以盼的等着最新一期,等着用父亲的工作证去买。看完的每一册她都会小心翼翼的收好,珍藏起来,时不时还会翻出来回味一下。继妹也是非常羡慕的,跟她借了好几次她都不舍得借。
后来,搬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弄丢了。
“妈妈,《我们爱科学》是什么呀?”幺妹拿着一本,迅速的翻着。
“就是教小朋友科学知识,让你们变聪明的书。”
“我有了科学就能变聪明吗?”
“对。”
幺妹歪着脑袋想想,“那什么是科学呢?”
黄柔一梗,什么是科学,这是一个宏大的深刻的命题,多少人探索一辈子也得不出统一答案。而且,她一文科生,还真是说不清楚,真怕万一哪个点给她说错了,她再鹦鹉学舌说出去,可不就闹笑话了。
“这孩子,咋这么多问题……答案就在书里,回去自己看好不好?有看不懂的再来问妈妈。”
“好叭。”幺妹不疑有他,反正封面是彩色的,花花绿绿她喜欢,开开心心的把书收好,又去买了几样吃的,叔叔就把小汽车开到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门口还有两个威武的解放军叔叔站岗呢。
看见车牌和开车的叔叔,两个叔叔还对他们敬了个礼,立马放他们进去。
大院子好大好漂亮呀,五层小楼洋气又漂亮,院子里还栽了许许多多的植物,最高大的是桂花树,树下是青青的草地,周围栽了一圈粉红色的月季……整个园子虽然都是植物,可却一点儿土也看不见,干净,整洁,规范。
幺妹用灵力感受一下,哇哦!这里的土壤好肥哦!能让花花草草长得又快又好还不会生病,如果她们家院里也能有这种土,那花生可就能结更多啦!
不过,作为吃土为生的地精,她并不馋这种土,因为它不纯粹,像浓汁拌酱做出来的肉,闻着香,可却没啥肉味,她还是喜欢吃原汁原味的土。
黄柔一看她这模样就知道她又在动用灵力了,赶紧贴着她耳朵,小声的说:“你还记得答应妈妈的话吗?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能用你的……”
幺妹赶紧回神,“好哒!”
妈妈说,她动用灵力的话,就会吸引来更多的坏黄鼠狼,她必须学会伪装,伪装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平平无奇的人类。
这可难不倒她小地精!
她就静静地趴在车玻璃上,听着园子里的植物说话,说的都是些什么“部委”“省委”“红头文件”,学校的《人民日报》和《红旗》就让她头疼的,对这些八卦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眼睛四处乱看,看着看着,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个穿酒红色连衣裙的背影,特别熟悉。
那条裙子,她觉着可漂亮啦,如果她的妈妈穿上,绝对是全校最漂亮的女老师!多么洋气的颜色,多么洋气的款式!
她拉了拉妈妈的袖子,用手指了指,小声道:“妈妈你看,徐老师。”
黄柔转头一看,那粉白的小脸,高挑的身材,全县再也找不出第二件的裙子,可不就正是徐大玉?
可是,她怎么会在这儿?
莫非是家住这儿?
可她听其他同事说,徐大玉家好像是住在市医院家属院?她父亲还是市医院一位非常有名的老中医,市里多少大领导都找他看病,听说还有专门从省城慕名而来的大领导呢!
也算运气好,她父亲居然没被下放,文革至今依然在市医院中医科好好的待着呢,因为求他的人多,手里握着丰厚的常人难以想象的人脉资源,所以连带着徐大玉在子弟小学那也是香饽饽。
别说学校老师,就连校长和蔡厂长都对她礼让三分。
“咦,妈妈,徐老师怎么哭了呀?”徐大玉一个人站在桂花树下,抽泣的抹着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