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啊,他从小就怕痒!胳肢窝都还好,脚底板才是最怕的!
从此以后,幺妹可终于找到致胜法宝啦,每次磨着他什么事都是挠脚底板……当然,换黄柔可不干,她那大脚,那味儿,能直击灵魂!
也不知为什么,是“挠痒痒”真管用,还是河蚌也想到这件事,居然“噗通噗通”冒了几个泡。
“呀!叔叔说话啦!他想张嘴说话呢妈妈!”
黄柔赶紧凑过耳朵,可除了吐泡泡声,啥也听不见。
幺妹听了会儿,也苦恼的摇头,“我猜叔叔是不是说他饿了呀?”她哒哒哒跑厨房,拿出两片白菜叶子,掰碎了放盆里,“叔叔快吃吧,吃饱饱就有力气打坏人啦!”
可她们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河蚌没吃菜叶子,幺妹眼睛一动,聪明的想:“莫非叔叔还想吃饭,不吃白菜?”
对,顾三平时也不爱吃白菜,说是小时候吃太多,有心理阴影了。
她又哒哒哒跑回厨房,拿出一个中午剩下的冷馒头,揪成小块扔进水里,“叔叔快吃叭。”
黄柔:“……”
这孩子的脑洞是有多大?要再不阻止,她还不得往里头加蜂蜜果脯和蜜枣?反正她觉着好的,她都能往里孝敬她“叔叔”。
“哎呀行啦行啦,咱们先睡觉,明天再说。”其实,她现在已经相信闺女的说法了,只要丈夫好好活着,只要他还在身边,那就还是一家三口,她什么都不怕。
直到睡前,幺妹都在想河蚌的事,默默的念一句:叔叔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呀?
第119章
第二天, 派出所传来消息,说顾三的自行车在河里打捞起来了,可人却不见踪影。
在老书记恳切的要求下, 警方把整条河都给打捞了一遍, 甚至喝酒下游十几里的村庄、生产队也加入这一行列中, 依然一无所获。
幺妹对那封“遗书”的解读反驳, 虽当场看着是没啥作用,老尤条一伙也没被她吓住。毕竟,五六岁的孩子懂个啥?看起来貌似头头是道,其实还是大人教的,可现在死无对证,那自然是该怎样就怎样呗!
他们不是要证据, 他们只想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能把旧账一笔勾销盖过去。
但其他良知尚存的同事,被她质疑的话勾起自己的思考, 是啊, 顾主任不缺吃不愁穿的,他要走这条路干啥?总得有个动机吧?如果信不是司机真心想写的, 那到底是谁逼着他写的?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显而易见,顾主任这次, 是被人杀人灭口了。
大部分置身事外的也跟着难过了一阵,从第二天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看望她们“孤儿寡母”, 或多或少提着点儿水果营养品啥的。
越是捞不到人,外界越发笃定他就是遇难了,可黄柔却愈发肯定,河蚌的可能性更大了。她和闺女能守住这秘密扛过去,可公公婆婆那儿却不好交代, 这么浩大的声势,想不让他们知道都不可能。
这不,说曹操曹操到,她正愁着呢,铁门就被敲响了。幺妹已经搬个小板凳坐在盆旁边,扎根了,两本故事书都让她念完了,因为她坚信叔叔一定能听到。
说不定她的故事念得足够好,叔叔就能醒来了呢?
“阿柔,幺妹,老三,在吗?”顾老太在门外问。
黄柔叹口气,赶紧去开门。“妈怎么来了?”
顾老太背着一只竹篮,刚放下,背后全是汗湿的,她也顾不上管,“老三呢?”
黄柔神色不太自然,下意识看了水盆一眼。
“我怎么听说老三出事了,是不是?他没出事吧,一定是那些长舌妇乱嚼的!”她期待的看着这个儿媳妇,希望从她那儿得到同样义愤填膺同仇敌忾的反驳。
可黄柔神色居然还有点悲伤?
“咋啦,老三真出事啦?!”她一把抓住黄柔的胳膊,眼圈立马红了,“我听她们说,老三连人带车翻河里去了?”
顾老太性格刚强,风风火火,嗓门也特别大,这一句几乎是用吼出来的,幺妹被吓得怔了怔,“奶奶,我叔叔没事,肯定会没事的。”
“没事……那人呢?找着没?”
幺妹看了看盆里吐泡泡的河蚌,即将脱口而出,还是黄柔拦住她,“妈没事,再等几天,肯定会有好消息。”
心里忍不住祈祷,这只河蚌真的是丈夫的话,快醒来吧。她们能接受,可家里人绝对不可能相信顾三是一只河蚌,这不天方夜谭,胡说八道嘛?有闺女这只“小地精”打底,现在要是有人告诉黄柔,她身边还有谁谁是妖精的话,估计她也是能相信的。
她从小接受的唯物辩证法已经被小地精打击得支离破碎了!
“咋?还真没找到……哇……我可怜的学章啊,怎么就……呜呜……”老太太一屁股跌坐地上,放声大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招谁惹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