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地精三岁半(408)

***

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轰鸣的机器作业声,在村里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快乐到幺妹都忘了今儿过到星期几。

顾老太又上过几次崔家门,但都让崔老太推出去了,她决心一定要给黄柔争口气,无论旁人怎么劝,甚至顾三亲自提着东西上门,她也一律不松口。

她的闺女,不是别人想骂就骂,骂过了随便说两句好话就能哄回去的。反正啊,崔家不缺她们娘俩一口吃的。

顾学章单位的事实在是太忙了,百废待兴,每天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来了两趟接不到人,也甘愿配合老婆演这出戏。只不过,每次提来的东西,崔家几个孩子都痛痛快快收了,爽爽快快吃个够。

那水果糖大白兔不在话下,就是橘子罐头,也管够,关键还给她们带来了一种从未吃过的东西——午餐肉罐头!

长方形的铁盒子沉甸甸的,盒子上印着大大的“午餐肉”三个大字,配料一栏里也是五花肉,还没打开,她们就闻见一股肉味儿啦!

幺妹和春芽使劲嗅了嗅鼻子,“是甜的吗?”

春晖也没吃过,“有可能哟。”

“不是,是咸的。”友娣说她在北京吃过,给那几个老外做“肉夹馍”时尝过。

“啥叫肉夹馍呀?”

“肉夹馍是咱们中国人的说法,老外叫汉堡包,就是用两片面包夹两片午餐肉和生菜,还有乱七八糟的沙拉酱奶油……反正不好吃,稀奇古怪的。”

谁说不好吃?除了生菜,这几样随便挑一样出来,哪样不是好东西?单吃都那么好吃,要配一起还不香得让人吞舌头?

“我不信。”幺妹馋兮兮的看着罐头说。

果然,友娣被她激将到,“妹你等着,我做一个给你尝尝。”转身就进东屋拿面去,揉面发面烤面包,把午餐肉倒出来,薄薄的切了几片,夹进面包里,没有生菜就用嫩绿的莴笋尖儿替代,没有奶油沙拉就用桑葚酱……最后,把料加得足足的,“肉夹馍”快有一个巴掌厚了!

“这么厚怎么吃呀?”春晖有点怀疑,汉堡包她没吃过,可肉夹馍吃过,没见过厚到这么过分的啊。

“你懂啥,这玩意儿就是要大口大口的吃,越大口越痛快。”友娣想起那群美国运动员的“血盆大口”,心有余悸。

她当时啊,也被吓傻了。从小家里就教育她们吃东西要斯文,虽说不至于像古代闺秀一样笑不露齿细嚼慢咽吧,至少也不能那么“凶残”。可这些美国人偏说这样吃才爽快,她偷偷试了一次,并不觉得。

像个几年没吃过东西的傻子一样。

可她学会的生存技能教会她,即使不赞同也不会明确反驳,反正她不学就是了。

然而,面对着一群比她还土的姐妹她忽然又很想显摆显摆,把外国人的话原模原样传给她们,以彰显“我崔友娣也是见过世面的”。

幺妹把嘴张到最最最大,也依然咬不到底,只“嗷呜”到三分之一,满怀希望的嚼吧嚼吧,没嚼两下,眉头就皱起来,再嚼两下,觉着没那么好吃,可这些都是好东西,她不舍得浪费,只好硬着头皮嚼吧……哎呀,不行啦,她没忍住,“呸”一口吐出来了。

“咋啦妹?”春晖还没开吃。

“不好吃。”幺妹苦着脸,看向友娣,“姐姐骗人,这又甜又咸生不拉几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好吃!”

牛皮被妹妹毫不留情的戳破,友娣有点难为情,但她很快想到另一个解释:“我们中国人觉着不好吃,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洋人胃啊。”

虽然心里也觉着洋人的东西不过如此,可她发现,外头的人好像都挺喜欢捧他们的,她也就随波逐流了,而且在这种随波逐流里,她居然隐隐也有了优越感。

说不清是什么样的优越感,大概就是在姐妹里,她也有了炫耀的资本吧。

春芽唯幺妹马首是瞻,幺妹不喜欢,她连尝也不尝,跟着说:“不好吃,姐姐骗人。”

友娣确实骗了她们,连她自个儿都不喜欢!可被妹妹再次戳破,她也红了脸,色厉内荏的说:“怎么不好吃了,我吃给你看!”

说着捡起幺妹吃剩的,一连咬了几口,夸张的咀嚼,可嚼着嚼着吧,她也皱眉了,这玩意儿是真不好吃……也不知道是莴笋尖不对劲,还是桑葚酱用错了,总觉着跟她在北京吃的不一样。

幸好幸好,她只做了一个,浪费不了多少,不然奶奶回来看见还不得揍死她?

姐妹们也想到这茬,面和午餐肉是花钱买的,莴笋尖儿是能卖了换盐巴的,桑葚酱那更不用说,不知用了多少蜂蜜和糖呢……最终大家还是硬着头皮,你一口我一口把那巨大的“肉夹馍”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