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地精三岁半(578)

等她走开,崔老太才叹口气,“绿真别跟你大伯娘计较,她最近心情也不好嘞。”

“咋啦?”黄柔给老太太倒了水,用油纸包给装出几斤咸鱼虾米,忙盖房子的事儿,自从广州回来后还没回过牛屎沟呢。

崔老太撇撇嘴,“还不是春晖妈闹的。”

原来,王大姐在煤矿有内部关系,给弄了几吨特需煤出来,现在准备卖到邻市去,那边农民种烤烟,马上就到夏季,是烟叶采摘烘烤的关键时期,到时候对煤炭的需求量肯定很大。

烤烟不像别的行业高精尖,对煤炭种类精度和含硫量要求不是那么高,只要能发热就能用。弄过去比煤炭门市部的价格便宜几分钱,多的是人买,这基本上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可问题是,王大姐和曹姐夫都在单位当领导,没时间出去卖,找其他人他们又不放心,就想让王二妹和崔建党合伙,他们负责卖,到时候给他们分红。

每斤煤炭给一分钱,十斤一角,卖出去一吨煤炭就是二十块,那些种烤烟的生产队,哪个队不是几十吨的买?要能卖二十个生产队,那就是好几千的利润!

王二妹躺炕上,悄悄跟崔建党商量的。谁知刘惠起夜上厕所,给猫窗子下听见了……这,你就说寻常的有自尊心的四十岁妇女,谁会去听小叔子和妯娌的墙根吧!

这就不是人干的事儿!

更不是人干的事儿还在后头呢,她居然跑人曹家去毛遂自荐,给王大姐和曹姐夫说他们的亲妹夫崔建党要工作没时间,她男人崔建国有的是时间,人脉又广,肯定能把他们的煤炭卖出去!

王大姐没想到,过年时候随口一提的让她来做客,她还真就跑来了,还是当面戳穿他们的事儿!私自倒卖特价煤可不是光彩事儿啊,这婆娘真是情商为负,一点儿也不担心别人恼羞成怒杀人灭口。

王大姐肯定不答应,但看在她来也来了,又怕她大嘴巴嚷嚷出去,只得半推半就答应,让她跟王二妹一起卖,背地里肯定要说妹妹几句,怎么这么私密的事让这婆娘知道了,这不是害人嘛!

王二妹回家去,气不过跟刘惠吵了一架。

隐忍二十年了,这不着调的妯娌她受不了了!

王二妹其实也不是省油的灯,只不过这么多年被春晖劝着,能忍则忍,小事情都不跟刘惠计较。可这次,她居然偷听墙角不算,还死不要脸的闹到姐姐家去,就是压根不把她王二妹放眼里!

妯娌俩吵架的时候,陈芝麻烂谷子,从二十年前结婚当天扯到现在,谁都觉着自己在这家里吃了亏,谁都干得比别人多吃得比别人少……刘惠干脆破罐破摔,把曹姐夫偷卖特价煤的事嚷嚷出来。

于是,曹姐夫一怒之下,这生意谁也别想做了。

全家人都说这事刘惠做得不对,在家里处处受气,王二妹真是吃了她的心都有!待不下去只好撺掇婆婆来阿柔这儿躲两天清静,反正摘荷兰豆人家也嫌她粗手笨脚,挑大粪她又嫌臭。

黄柔一听,那可真是……活该。

本来,悠着点大家都有得挣,比一年在田地里苦哈哈的轻松多了,偏她要把盘子打翻,谁也别想吃。而最难做的莫过于王大姐,她在夫家跟妹妹眼里搞得里外不是人。

“我看春晖她姨妈以前挺能干,咋今年跟变了个人一样,怪怪的。”

黄柔附和,“可不是嘛。”本来都做到她那样的职位,老公又是副矿长的人,应该是一片岁月静好坐看云卷云舒的官太太呀,咋一会儿给儿子娶个农村姑娘,一会儿又戳黄老公的事。

当然,毕竟这跟自家也没多大关系,黄柔把咸鱼打包好,对着里屋说:“大嫂要没事这几天就帮我们做饭,每天算你一块钱怎么样?”

刘惠兔子似的跑出来,“一家人说啥工钱不工钱的,我也不……不过,一块是不是太多了点儿?”

黄柔和崔老太都笑了,你说这人这脾气真的是,见钱眼开!当然,她贪小便宜爱听墙根是坏毛病,可她也不是一无是处。刘惠做饭手艺不错,尤其是给工人做的,很知道怎么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大限度的肥肉,干苦力的谁耐烦吃瘦肉啊?

她能把半斤肥肉做得一锅都是亮汪汪的油汤,还能让所有工人都摸到两片肥肉吃,为了买两斤好肥肉她能天不亮就去肉联厂排队,甚至为了抢油多又够味儿的猪大肠她能凌晨五点就去守着……让她来给工人做饭,一面是缓解她和王二妹的矛盾,别把家里闹得乌烟瘴气,一面也是替自己省事。

黄柔跟她们做了十多年妯娌,非常清楚她们各自的脾气。

春季学期开学半个月后,黄柔接到一纸调令,要去市机关小学当副校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