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地精三岁半(745)

还不确定效果如何,房子是用水泥砖和石棉瓦盖的,非常简单,工期也短,现在主题结构和外墙已经完工,正在装修水电。

本来,顾学章的意思是只要公用通道上每隔五米有个灯泡就行了,毕竟门窗都是可开的,可幺妹要求每个档口都必须有独立开关的电灯、电表,这就增加了装修成本。

再给内墙刷上水泥砂浆,地面浇灌瓜米石,装上一模一样的拆卸的木板门,那成本就更高了,原本计划控制在十万块以内的建筑成本,居然飙到了十二万。就连黄外公,每天在市场转来转去,看得心都疼。

这一天天的,烧钱呐!

不过,效果也是杠杠的,一百四十间档口一模一样,都是清一色的滑溜新房,电灯一开,整个市场亮如白昼,犹如码头上一座琉璃水晶宫。

他们这市场,不止档口装修得犹如干部办公室一样高档漂亮,更烧钱的是公共区域,不说通道宽敞明亮,就是每个通道里三辆平板滑轮车,一次性能拉半吨货,光这一条,至少三年之内就不会有人超越!

更何况前后两道铁大门足有八米宽,能同时容纳两辆货车进出,后大门还贴心的盖了几间男女分开的公共厕所……所有档口门窗都是对流的,保证了服装聚积时的空气质量,同时又留出足够的逃生通道,预备发生火灾、台风等天灾人祸时用的。

老爷子这心里啊,滑溜着呢!

烧钱还真能烧出质量,而质量就是档次。

还没正式完工,码头上就有人来打听了,甚至还托兰艳探口风的,这么好的位置,这么好的规划和装修,入场费和管理费肯定不低。

而关于价格,黄外公专门打电话问幺妹,因为目前全国都没有这样规模和性质的市场,没有参照,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幺妹咬咬牙,每个月每个档口30至50元租金,按照距离大门的位置远近酌情增减,管理费则按照营业收入收取,百分之三即可。

而为了保证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就必须给商户开发票和报税,这下,就是黄外公的拿手菜了,他天天背着个黄书包早出晚归,包里是一罐罐好茶,一条条好烟,工商税务各个部门的跑。其实风气并不算太差,不送东西能办的也能办下来,可各种因素就是得拖几个月甚至半年,这么多资金搭进去,幺妹家又回到了解放前,拖不起的。

必须马上把这一百四十个档口变成能经济效益!

以前,他是坐办公室那个,现在他是跑腿的,每天累得倒头就睡,可内心却是满足的,充实的,第二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他好像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了。

幺妹不知道自己价格订得怎么样,几乎是每天一个电话的问,“今天有人来租档口吗外公?”

一连问了一个星期,居然一个档口都没租出去,她急了。

“外公咱们租金是不是定太好了?”

老爷子累得腰酸背痛,人躺在床上,怀里抱着电话机,“不高,码头上摆摊的一个月也是十五块租金嘞。”

幺妹吓得吐舌头,妈耶,蛇口的钱真不是钱。“那为啥没人承租呢?”

“这个啊,这么大只螃蟹趴码头上,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吃,总得有第一个人吃才行,不然这口就开不了。”

“那怎么办呀?”幺妹着急的问,本来,她对自己的计划还是有信心的,就凭这前无古人的点子和绝佳的位置,她以为只要一开张,定是宾客云集,承租的人排都排不过来。

可眼看着家里的钱掏得一干二净,皮革厂、食品厂、北京药厂,火车站中药店一起供养批发市场,每个月拿到分红第一件事就是给外公汇款。

这么多爱的供养,几乎是吸血式的保证项目上马,它却没人租?

黄外公打个哈欠,“别急,反正牌子还没挂上去,咱们再观察几天看看。”

幺妹见外公累了,也不好再磨他,“那外公你好好休息,我这边也想想办法。”

四月的天,白天热得人满头大汗,夜里又凉飕飕的。幺妹裹紧小熊猫被子,抚摸着熟悉的熊猫图案,想不出办法就睡不着觉,干脆起来,打开台灯,随便抽了本书出来。

看书,已经成为她平心静气的一种思考方式。

然而,今晚却没用,她压根想不出来!

***

第二天是星期五,她隐约知道天亮了,该起床了,可眼睛却不愿睁开——昨晚睡太晚,地精睡眠严重不足。

还是黄柔看时间不早,他们早饭都吃完准备出发了,才上楼去,用热毛巾给她擦脸,“是不是昨晚又看书了?”

“嗯呐。”十五岁的大姑娘翻个身方便妈妈擦,可眼睛还是不愿睁开,只小狗儿似的撅着嘴往热乎乎的毛巾上拱,“妈妈我可不可以请假呀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