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地精三岁半(95)

“老槐树特别难受,我们就帮帮它吧。”幺妹恳求。

崔建国想了想,不忍侄女失望,“好吧,但得晚上再去。”避人耳目。

***

对于即将上任的岗位,黄柔是紧张与期待并存。因为在村里都只教些简单的汉字,简单的写作文,整个小学只有她一个教语文的,也没有横向对比,到底教学水平怎么样她也拿不准。去了外头可不一样,她不能给燕大中文系丢人。

所以,但凡有空,她都在家备课,把春晖一年级的课本借来,又温习了好几遍。

幺妹看妈妈忙着,也不打扰她,悄咪咪的跑到西屋门口,“大伯伯,大伯伯,天黑黑啦,走啦。”

崔建国抹把脸,可人还是困着。正月的夜要多冷有多冷,哈出来的气马上变白雾,他把侄女抱怀里,蒲扇大的脚“咚咚咚”跑得飞快。到了大槐树下,到处黑灯瞎火,连狗也不叫。

幺妹指着那个位置,“大伯伯挖这儿,挖……挖三尺深。”

崔建国咋舌,这丫头知道三尺有多深不?比她身子还高呢!

好在他们从大槐树后面开始挖,前有几人环抱粗的树杆,后有半堵石头墙,左右还有些打道场时剩下的牛粪,黑漆漆的夜里就是再好的眼睛也看不见。

有狗听见响动,刚“汪”一声,幺妹就用灵力安抚一下。

狗儿们乖乖躺回窝里,崔建国抡圆了胳膊,吭吭吭的挖。

当然,中途挖出来两把生锈的刀,还有几枚不知道哪个朝代的铜钱,以及零星几块被腐蚀的破布烂衣裳。

忽然,“哐当”一声,锄头碰在什么东西上,震得他手臂发麻。

“哟!还真有东西啊!”崔建国的瞌睡立马醒得一干二净,放下锄头,用手电筒照了照,是个黑乎乎的东西,怕挖坏,直接用手刨。

很快,形状完全展现出来——是一个圆鼓鼓大肚子的瓦罐,外头糊着厚厚一层土,土都长毛了,臭烘烘的,不知道埋了多少年。

看来,幺妹没说错,还真有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 小地精:这到底什么呢?好不好吃?

第44章

瓦罐看着就脆弱, 崔建国不敢用蛮力,“幺妹怕不怕天黑黑?”

“我不怕哦,我是最勇敢哒!”

得, 让幺妹守着, 他跑回家里叫老二老三。

小地精才不怕呢, 身边都是唧唧喳喳争着跟她聊天的植物, 她嗅了嗅鼻子,咦……好臭臭。

老槐树踢踢腿,伸伸胳膊,“喔,可终于不痒啦,这罐子卡我脚趾头里可有三百年了吧。”

“哇!三百年?那跟我一样大啦!”

老槐树呵呵笑, “那就是个死物,跟你不一样。”

老头子可喜欢小地精啦,他爱讲古, 身边的花花草草树树耳朵都起茧子了, 每次他提个头,它们就不耐烦。唯独这只小地精, 他说什么,她都很认真的听, 还非常捧场,知道拍手, 知道感谢。哪怕是已经讲过几遍的事,她也能耐心听完,甚至听出不一样的地方来。

当然,其他植物没有他的眼力和阅历,也不知道这是一只小地精, 不然得巴结成啥样!这可是主宰一方水土的小神仙!

小地精今晚的心情特别特别激动,是那种很高兴的,急切的就要得到她很喜欢的东西的感觉,她捂住心口,就像看别人扇pià jī的时候,要赢的那一局她能明显感觉心跳得“砰砰”的。

“幺妹害怕不?”三伯一把将她抱起来,还给披了件春芽的小棉袄子。

幺妹这才发现自己牙齿在“嘎吱嘎吱”打架呢,“不怕,就是冷冷哒。”为了偷跑出来,她不敢回房穿棉袄。

三伯不赞成的看了大伯一眼,也太粗心了。

“赶紧的,看看是啥。”崔建国和崔建党兴致勃勃,小心翼翼刮去瓦罐上发毛的黑土,“嘶……都不带生虫的?”

说来也是怪,外头土都发霉长毛了,瓦罐虽然也腐朽得差不多了,可罐口封存得好好的,一条虫子也没有。

“别急啊,先晃晃看,会不会是……”崔建党小声建议,正好说在了兄弟们的心坎上。地下挖出来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哪个地主老财藏的。

毕竟,五几年土改的时候,多少地主老财被农民推翻,有些人事先预料到,会把值钱玩意儿偷偷的藏起来,有藏地窖的,凿墙里的,埋土里的,这埋树下,确实是个好主意。

树下它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金银财宝也不容易腐蚀变坏啊!

伯伯们抱起罐子就要摇,幺妹忙道:“不能摇,会坏哒!”

三人赶紧住手,幸好幸好,要是摇坏了宝贝那可就罪过大了。不知不觉,连他们也开始迷信幺妹了。

其实,大家心照不宣的计划是:要是东西多,那肯定得交公,要是就几个铜板两个银锭子这样的,他们就自个儿留下,融了给家里几个孩子一人打一支银镯子。虽然是闺女,可也是他们的心头肉啊,以后作嫁妆也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