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出现拐点,是不是意味着有些事情会提早发生?
潘灵玉眼皮跳了跳,一时看向宋景曜。
宋景曜会意,又和长公主闲聊两句,喝了茶,便起身告辞。
长公主极力挽留道:“好容易来一趟,怎么也得留下用午膳。”
宋景曜笑一笑,轻声道:“府中有事,须得赶紧回去。”
长公主一听,便不再挽留,另吩咐道:“近来因着议立太子之事,朝中不太平,还怕有人要对你不利,你进出多带些人。”
宋景曜点头,带潘灵玉告辞走了。
才回到齐王府,顾正青便把宋景曜和潘灵玉迎进书房,说采春已回府,刚刚鬼鬼崇崇回了房,料着很快有动作。
顾正青早上派两个人跟着采春,其中一个刚刚来禀报,说采春出府后,进一家药店买药,和药店的伙计相谈甚欢,不久后,还上了药店二楼。
待采春从药店出来,隔一会儿,有一个年轻男子出了药店,坐小轿子七拐八弯的进了一处宅第,那处宅第,是魏王妃弟弟的产业。
顾正青说到这里,脸色极凝重,“看样子,采春今日见的人,是魏王妃弟弟。”
这当下,魏王妃弟弟特意约见采春,自然是要对宋景曜不利。
……
采春回齐王府时,有些心神不定,待进了房,定定神,终是咬着牙,狠下心,暗暗道:若不如此做,父亲和母亲的药费从哪儿来?弟弟想去书院读书的费用又从哪儿来?反正放了这东西,王爷最多被责罚一番……
她打定主意,出房时问得齐王和齐王妃去了长公主府还未回,便说要趁此机会给齐王的房里洒点虫药,让小丫头告知大家暂时不要进房。
待小丫头应答了,自去告诉别人时,她方才慢慢进了齐王的房间。
宋景曜和潘灵玉这会躲在房中衣柜后面,听着门口的动静。
隔一会,有脚步声进了房,接着是床铺翻动的声音。
潘灵玉心里有数,呵呵,这是放木偶了……
她一跃而出,站到采春身后,喝问道:“你往枕头下放了什么?”
采春大惊道:“王妃,我并没有放什么。”
宋景曜早已拿起枕头,看向枕头下,一时并没有发现什么,不由疑惑,难道冤枉了采春?
潘灵玉却是接过枕头,手指勾了勾枕头角,抽出一条线,再扯了扯,把线扯松了,狠狠一抖枕头,只听“哔”一声,枕头内掉出一物,却是一只拇指大的小木偶。
宋景曜拣起木偶一看,见木偶头上插了一支大头针,胸口写着皇帝的时辰八字,不由脸色大变,极为后怕。
这厌胜之术,是宫中大忌,若被人从他枕头里搜出这物,百口莫辩,百死莫辞。
采春一见宋景曜拿起木偶,已知事情败露,惊怕之下想往外走,却被正进门的顾正青捉住了,同时往她嘴里塞了一块巾子,防止她乱喊乱叫。
潘灵玉去关了门,三人一起审问采春。
宋景曜直接道:“采春,念在你多年服侍的份上,只要说实话,本王就不牵连你父母兄弟,还准你一个全尸,若不说实话,纵本王容你活着,怕别人也不容。”
采春知道不管说还是不说,自己这条命都保不住了,反而定下神来,想了想,哑声道:“是魏王妃弟弟让我放的,说若王爷被查到了,最多被皇上责罚几句,遣京至封地,不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才……”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宋景曜声音冰冷,心口却疼痛难当。
采春低了头,“奴婢该死!”
她跪在地下低声说了家中情况,又道:“魏王妃弟弟许诺,以后会照拂我弟弟。”
待说完,采春突然狠狠朝地下一撞,即刻头破血流,当场丧命。
潘灵玉被这架势吓着了,差点叫出来。
宋景曜却淡定,马上吩咐顾正青道:“好好安葬采春,封锁消息,不能让人知道她死了。告诉揽月等人,采春领命出府办事,此事极秘密,让她们不要打听不要乱问。”
他说着,举起手中的小木偶,“本王会设法让人把这物放到卫贵妃枕头内……”
李皇后临死前,贴着耳朵告诉过他,说已在卫贵妃身边布下一只极隐秘的钉子,将来若卫贵妃要害他,可以找这只钉子。
如今,是启用这只钉子的时候了。
第二日,宋景曜进了一趟宫,回来时神态自若,至晚间才跟潘灵玉道:“东西交给钉子了,三五天内,定有消息。”
潘灵玉想再问几句,嘴巴却被封住了。
接下来数日,宋景曜赏花品茶调戏潘灵玉,看着极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