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伟大母亲的亲闺女[穿书](154)+番外
裁缝店开业已经一个多月了,可是一单生意都没做成。
他们的店针对的是消费比较高的人群,定价自然不低,有进来的顾客看到价格标签,往往就没有下文了。
姜玉燕跟人解释,他们做的衣服都是私人订制,全部都由设计师亲自设计制作,用料上乘,价格才会比较贵。
有的顾客说话直接:“你这衣服这么贵,我干嘛不花这个价钱去买个牌子的衣服,你说什么私人订制,不就是裁缝自己做的吗,我也找裁缝做过衣服,可没有你这么贵。”
姜玉燕跟顾客解释:“这都是我们的设计师独自设计的,您在别的店里是买不到的。”
“独自设计的,可你这衣服看上去和商场里卖的衣服也没什么太大不同啊,不就是袖子稍微不一样,领口设计新颖了些,有的地方多了朵花,怎么就卖的这么贵呢?就连海市有名的老师傅做的都没这么贵。”
姜玉燕说这些衣服都是手工制作的,顾客就会说:“手工制作,干嘛不用机器,机器做的又快又好,手工缝制的根本就不如机器做的好,还费工夫,现在人们都追求机器制作,你们这家店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用手工制作。”
这个时代,人们还不认可私人订制这个概念,对消费者来说,有名的服装品牌的衣服可比那私人订制穿出去有面子多了。
与此同时,人们大力追求机器,摒弃手工艺人,大量的手工艺者在这个时候失业。
店里没有生意,姜玉燕和张莱还好一些,三个服务员都有些害怕,他们怕店里要是再不开张,他们就会失业了。
总体来说,还是店铺没什么名字不受人认可,姜玉燕琢磨着,怎么才能给店里打开名气,让更多的人知道张莱裁缝店。
左思右想,还真的让姜玉燕想出来一个办法。
既然有办法了,那说干就干,她跟张莱说了一声,买了去省城的火车票。
还在史家做保姆的时候,姜玉燕和罗自省救了一个被拐骗的孩子,那个孩子的家族周家非常有钱,是南洋某国的首富。
孩子的父母为了感谢姜玉燕和罗自省,除了送给他们房子和钱以外,还许诺可以帮他们一个忙。
周家在国内进行了多项投资,其中就有一家影视公司,他们和华国的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国内第一部 青春偶像剧,一经播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男女主演因此成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姜玉燕希望周玉瑾能帮她一个忙,替她和偶像剧女主角沈蔓牵线搭桥,介绍她们认识。
只要见到沈蔓,姜玉燕就有把握说动她,只要沈蔓愿意穿着他们店里的衣服参加活动,裁缝店的名气就算打开了。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姜玉燕感觉到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裁缝店的投入可不少,现在还一分钱的回头钱都没见到,以后可能还得往里投钱,姜玉燕现在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哪里还舍得订卧铺,买的火车票是最便宜的硬座。
到了省城,姜玉燕买了几个包子边走边吃,到家以后什么都没做,洗完澡就睡了。
来省城之前她就跟沈芷兰约好了,明天下午跟她见面。
第八十章
姜玉燕本来是想跟周玉瑾联系的,谁知道电话那头他的妻子沈芷兰也在,知道姜玉燕想请他们帮个忙,沈芷兰接过电话聊了一会儿,知道姜玉燕是想认识沈蔓以后,就笑着说道:“玉燕,沈蔓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你想要跟她认识,我来做你们的介绍人。”
姜玉燕在电话这头赶紧说道:“沈姐,您这么忙,让秘书带我去就行了。”
周玉瑾夫妻是沈蔓的大老板和老板娘,要是由他们带着姜玉燕去见沈蔓,不管面上如何,沈蔓的心里恐怕都会有些不舒服吧。
“玉燕,这件事就交给我,你就不要管了,你什么时候到省城,我派车去接你。”
姜玉燕只好说了个时间,沈芷兰在电话那边说道:“那好,咱们就这样约定了。”
来的时候,姜玉燕特意带了自己最好的一件裙子,裙子是张莱给她设计的,用的是他从F国带回来的布料。
拿到这件裙子的时候,姜玉燕就喜欢的不得了,张莱当时笑着说:“你现在是咱们店的老板,走出去就是咱们店的招牌,不穿的好一点怎么行。等我有时间了多给你做几件衣服,保管让你走在路上百分百的回头率,要是有人觉得你的衣服好看,问你在哪里做的就更好了。”
这次来省城,姜玉燕把这件衣服带上了,就像张莱说的,她是店里的活招牌,要是穿的不好,岂不是丢了裁缝店的脸。
沈芷兰请客,饭店自然是好的,司机开着车把姜玉燕带到了一家私人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