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往屋里头钻,祝炎抬腿就是一脚过去:“谁一肚子坏水了!”
安维躲开了,笑道:“说谁谁心里有数。
天知道他天天夹在中间看着俩混小子秀恩爱有多折磨。
祝炎嗤笑一声,继续看看天。
这天上的火山灰是越来越淡了,太阳光也越来越强了。
只是最近这天儿是越来越热了。
聪明如祝炎,自然看出了袁朔对安维有意思。
不过以他多年来对安维的了解,他一时半会儿开不了窍。
袁朔又不可能时时在安维的身边。这里头一进一出会有多少种可能,就看连个人的缘分。
巧合的是,袁朔也是突然离开的。虽说安维把他给忘得干净,可他也算是消失在了安维的生命中。
不被安维记住,是他的报应。
祝炎有点羡慕。
要是他当初在项骆失踪以后也能忘掉就好了。
这五年就不至于这么痛苦。
可要是真忘记了,又有点舍不得。
回头瞧见项骆掀开锅翻动里头的菜,祝炎唇角勾起。
反正时间还长着。他有的是时间跟项骆慢慢算这笔账。
慢慢来。
刚将盖子扣上的项骆就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想着最近天热,他贪凉穿得少了怕不是着凉了。
要是真感冒了可得离祝炎远点,被传染给他了。
第二天气温就已经上了三十度了。
只是因为外面天气升温较快,家里又是两层窗户挡着。所以室内温度比室外要低上十度,正是最舒适的时候。
项骆跟祝炎装好了车,依旧是让安维看家。安维给他们扔了两包袁朔送来的辣条,让他们路上打发时间。
自打末世以后,项骆就没碰过这玩意了。上了车就让祝炎打开俩人分着吃。
祝炎自打高中以后就没碰过,早忘记是什么滋味了。
咬了一口,看看包装道:“当时怎么就忘记准备这个了。”
零食项骆是准备一些的,只是辣条准备的有点少。也很快就没了。祝炎一直没碰这个。相比之下他更喜欢想香辣牛肉干。
“准备了你没看见,都被我和安维吃了。”
春暖,温度上升。道路两旁却只有黑黄的土地和枯死的树木。
没有丝毫绿色,没有丝毫生机。
照比去岁冬天更增添了几分破败。
超级霉菌摧毁了所有的植物。眼下化雪后除了前几天下了雨以后,到现在一直干旱。天上的太阳愈发明显,日光愈发强烈。
再没有雨水,大地都要干裂了。
可植物都死绝了,要这土地又有什么用呢?
去骆长生家里是需要七扭八拐的穿过一些其他村子了。
项骆穿过一个个村庄,看见了太多面黄肌瘦的人们。
与本村春风得意满怀希望不同。他们的气色和精神都差得很。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更是有很多瘦成一把骨头的人。他们就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连路过的车子也让他们提不起什么力气。
一看,就是在的等死之人。
一个孩子抓着一张饼从家里跑出去,一边跑一边用力的啃着,后面两个大人追出来,抓住孩子跟他抢饼硬是没抢下来,最后只将孩子按在地上打屁股。那孩子对屁股上的疼痛恍若未闻,只专心的啃着手里看不出材料的饼。
当下大部分人家仍有余粮,官方也在绞尽脑汁的补助、扶持着百姓。
可这样的环境下依旧有饥饿的百姓。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项骆不禁想到了铁齿听牙纪晓岚里和珅的那一句:“饥民是喂不饱的,你多少粮食砸进去也不够。”
财富的积累,不外呼节流、开源。
粮食也是这个道理。节流是不可能,入口的东西有个节制,就要有人饿死了。
开源,这才是当前国家面临的问题。
哪怕天灾人祸让国家损失了相当庞大的人口,可幸存者依旧是个恐怖的数字。
想要让每个人都吃饱饭,曾经性价比奇高的主粮又因为霉菌的关系没办法大面积种植。
这个问题相当棘手,不仅仅是华夏,全球亦是如此。
种蘑菇和蛋白质块,当下产能都极度有限。
可后面要怎么走,项骆是想不到的。
他操这个心也没用。
他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多的让种蘑菇普及开来。种的越多,就能多一个人吃饱。项骆也能有所得,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的,就是上面当领导的要想的了。
这一路走马观花,见的多了,心态也跟着不好了。
项骆忍不住看祝炎,生怕他也受到影响,便道:
“你说要是人人都能种上蘑菇,是不是就不会饿肚子了?”
蘑菇的养殖成本低,营养还丰富。
“那也还需要蛋白质和碳水。蛋白质的话可以用蛋白质块。可碳水呢?”祝炎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