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将小鸭子领回了家,小鸭子们立刻就成了各家各户的活宝贝。有孩子的人家更是喜欢的不得了,闹着要给每只小鸭子都取上名字做上标记。
有了鸭子的人家激动的当天夜里都没怎么睡,隔一会儿就要去看看小鸭子。就放在炕头,装在深筐里头,跟人睡在一起。
小鸭子们来到新家害怕,肯定会吵。夜里听见一点声音就会喊上半天。可不论喊多久,也没人会觉得烦。
看见了他们,就等同于看见了吃不完的鸭蛋和鸭肉。
买了鸭子的人家也成了村里人必打卡的旅游观光地,一天下来人们没少人来人往的。客人来到有鸭子的人家,就喜欢看鸭子们吃东西,看着小家伙们摇头晃脑的吃的欢畅淋漓,便已经有人等不及了去李宝国那里预定排号。
不过也有人在继续观望,想至少这些人先养上七天再说。
这么一样,村委会率先坐不住了。
周振华亲自上门,过来询问养鸭子的事情。
项骆直接反客为主,开始跟周振华商量养鸭子的事情。
“咱们村里也可以养点,或者说多养一些。村里给养好了,村里才能毫无顾忌的去养。再有,咱们村里现在也有不少粮食了吧,村里不是每户人家都买得起鸭子。咱们村完全可以资助他们,或是帮忙报销一部分他们买鸭子的花销。”
“……”
周转沉默些许方道:“现在就算是我们也拿不出多少。”
地主家还没有余粮呢。而且现在村里有人看见村委会有粮食,而且几乎穷苦的人家申请就给,干脆也不努力干活了。这样的人独居单身汉多,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又明白自己这样的人,以前都娶不上媳妇,末世以后更白搭。没有奋斗目标更不会努力。隔一段时间去村委会申请一次救济粮,就够饱饱的吃上一段时间。
而那些原本就因为末世的各种意外出现某些残疾的,就更需要村里出面来养了。
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米虫就越来越多。
周振华是真不想养这些吃白饭的活祖宗。可不管又怕他们闹事。
如此恶性循环下来,已经有不少原本还能努点力的人彻底放弃了。
养着这些活祖宗,周振华身为村长也是老大的不愿意。可那又能怎么样?现在这世道,他干好干坏都不落好。要是不管他们,他们一煽动群众舆论,造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
有钱是有钱,不过周振华也不想村里更有钱了。更有钱就可能会养更多的闲人。同理,也不想给村里人太多。救急不救穷。
能够肆无忌惮的给老百姓各种的福利,同时又能平稳众人各有不同的心境,这个只有国家机器体系能做到。至于他们这些村官,虽说也是官方的人,可根据各村情况不同,需要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自然都是各有各的难处。
基层难做啊。
项骆倒是多少明白村长的男主。只是道:“你还发着救济粮呢?我听说一个月要发出去几百斤呢。”
几百斤放在现在真的是小数目了。李宝国那账面上每日流水都要成千上万,几百斤粮食对于村委会而言并不算太多。
只是这样的情况不能再恶劣下去了。
“包括你那三叔一家三口,”周振华瞪一眼项骆,话语埋怨道,“你说他们也真就有那么厚的脸皮。别人也就算了,有那种腿折了或者没个胳膊的,生活都快不能自理的,养活不了自己情有可原。你三叔那就是腿瘸了点,又不是干不了活。之前开始还能托人买个菌包自己赚点。后来干脆就只跟我要粮食回去吃了。她大孙子跟他们就只顿顿吃杂粮粥,饿的干瘦的,她还跟我要粮食跟官方换罐头吃。要饭还嫌饭没营养。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周振华是在发牢骚,不过他也是明白这样的牢骚项骆这里能说才会说。
项骆对项建国一家三口不管不顾是全村皆知的。虽说村里头对氏族亲情看的很严重,不过自打项建国害死救他的小伙子这件事被传的满城风雨以后,村里他也就多少了解项骆的做法了。
毕竟项骆不缺钱,而且从不吝啬帮助村里人一起致富。项燕都能混的风生水起,但凡项建国三口人做个人,也不至于现在的日子这么艰难。
项骆冷笑:“你爱养活我有啥办法。”
周振华只摇头道:“以前看那项建国也是个老实人,怎么现在就成这样了?亏着我还觉得他怪可怜的,有那么个媳妇,啥好名声都给败坏了。”
项骆却道:“你之所以会认为他老实,是因为所有便宜都是钱书柔帮他占的。钱书柔成功了他坐享其成,钱书柔失败了,他出来装模作样的给打圆场训斥钱书柔。怎么他都不亏,别人还觉得他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