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的恶毒白月光(102)

坊间的流言, 屡禁不止。

楚长宁是身上虱子多了不痒,反正她名节清誉扫地,别人长了一张嘴, 背后爱怎么说,她想管也管不着。

进入九月份, 早晚还算凉爽, 正午时, 热浪涛涛,院子里的植物蔫头耷脑。

架下的葡萄由绿转紫,颗颗圆润饱满, 楚长宁剪下一串尝了尝,略酸,感慨:“还是西域的好吃些。”

夏竹也拿了把剪刀, 闻言, 问她:“那还摘不摘?”

楚长宁笑着说:“摘,叫下面的人做成果子酒, 霜降时就可以饮用。”

说到果子酒,夏竹嘴巴里分泌着唾液,做起事来, 越发卖力气。

春栀和冬至找来干净的竹筐来盛,也加入到采摘的队伍里。

七八棵葡萄藤,第一年收成惨淡,才将将装满了两个筐子。

冬至爱吃,也会吃,将葡萄洗净捏碎,佐以若干冰糖,盛放到干净的罐子里,接下来就只有等待时间的发酵和酝酿。

九月中旬,是皇后的生辰。

虽说皇后不得宠,该有的体面,都会有,这次也不例外,皇帝下令要大操大办这场千秋宴。

所有五品官员以上的官员,可携家眷进宫,对于这样的宴会,官眷们都会借着机会将家中儿女带出来相看。

一眼望去,都是打扮得俏丽可人的豆蔻少女,长公主想到自家女儿今年已是二八年华,像她这个年纪的人家早已嫁娶,说不定奶娃娃都有了。再不济,也相看好了婆家,唯独楚长宁不慌不忙,对这方面没什么心思。

入宫时,长公主瞧见了卫青云,一身象牙白的官袍,静静立在宫门,面如冠玉,风姿奇秀。较之两年前的呆头呆脑,身上有了稳重气,年龄不过二十有三,已是五品官员,才貌俱佳,可谓是前途无量。

他往那里一站,就是一表人才,不知惹得多少闺阁小姐们纷纷红了脸。

古人云,先成家后立业,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在朝堂有了一席之地,世族子弟出身,到了如今的年纪,还未能成家。

究其缘由,长公主心里有数。

放下帘子,长公主转头对身边的女儿,道:“卫青云这两年未曾议过亲事,对你也算一心一意,要不再考虑考虑?”

楚长宁眼皮子跳了跳:“阿娘又突然说起这个做什么?”

长公主看向楚若英,希望驸马能附和自己,可等了等,驸马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

算了,男人果然靠不住,她苦口婆心道:“女子总是要嫁人的,像你这个年纪,阿娘与你爹爹已成了婚,都快有了你,阿娘还等着抱孙儿呢!”

楚长宁略迟疑地说:“阿娘,万一是个孙女儿呢?”

长公主还道她是回心转意,当即欣慰点头道:“不拘是孙子还是孙女,阿娘都欢喜。”

话落,长公主便听楚长宁又道:“阿娘要是不介意,我做你孙女儿也是愿意的。”

楚若英没瞥住,笑出了声。

被长公主睇了一眼,他连忙将脸皮拉下,板正着一张脸,一派儒雅温润之态。

长公主白高兴一场,别开脸去,不搭理这对父女俩。

下了马车,穿过长长甬道,到了宴厅,长公主和楚长宁甫一入场,便引得数道视线看来,其中不乏有惊艳的目光。

楚长宁身上穿的料子,云髻里佩戴的珠钗首饰,要么是极为罕见的贡品,要么是大内御造之物,加之她本就生得好颜色,肌肤欺霜赛雪,眼眸如含秋水,精心打扮后,更是一派明媚端庄,耀若春华。

这种艳羡的目光,伴随着楚长宁从小到大,她早已习惯。

因着前日子在南安王府的闹剧,南安王携王妃还亲自登了门,备了厚厚的礼。

此刻见到楚长宁,王妃越发和蔼近人,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子话,才肯放人。

楚长宁不大喜欢这种交际场合,带着婢女们到御花园里躲闲。

为了不与人撞上,她特意抄小路过去,不想刚靠近一座假山,便听到有男女低语哭诉之声。

其中一道女音,耳熟极了。

楚长宁想要靠近,听得真切些,不慎踩到一截断枝,静谧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惊着假山后的那对野鸳鸯。

她干脆道:“谁在那边?”

空气一滞,紧接着一道黑影往花丛后钻去,很快没了影儿。

从假山后走出一人,面颊上的泪痕抹去,可眼角却还红着,布满了红血丝,见到楚长宁,元珍又惊又怕,质问道:“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楚长宁本不欲理睬元珍,做了亏心事的人,还冲人甩脸子。

她眯了眯眼,道:“听说贤妃娘娘准备给公主议亲,是贤妃娘家的一位侄儿,刚才偷偷摸摸见面的人,莫非便是你的那位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