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的恶毒白月光(56)

秋萍俏脸微红,嗔怪道:“你这丫头,也不害臊?”

见两名小婢女天真开怀的模样,楚长宁忍俊不禁。

在她的记忆里,前世她在后宫里,并未见到夏竹和秋萍,也没有冬青。

想来,她们应是公主府被封后,被打发去了别的地方。

第32章 留心春盈 门房的人说,是个小叫花送来……

楚长宁生病发烧这两日, 长公主夜里又睡不好觉,跟煎鱼似的两面翻。

时不时惊醒,披件外衫到拂月阁小坐, 有时见楚长宁半天没有动静, 颤颤巍巍伸手去探她的鼻息。

幼年时,楚长宁身子时常不虞, 长公主产子, 身体大伤元气, 亦无法亲自照料,还是太后抱去了慈宁宫,养成白白胖胖玉雪可爱的小团子, 才回了公主府。

近几日,陆续有旁的宗亲官眷递来帖子, 想要缓和关系, 都被长公主给回绝了, 她现在哪有闲心出府应酬。

这日,拂月阁派人来说县主大好,等长公主收拾妥帖过去时, 就听女儿使性子要吃葡萄,便做主喂了些。

“阿娘记得你爹爹腿疾发作那日,你问阿娘如果你爹爹有外室的事, 思来想去, 阿娘便来问问你?”这几日,长公主睡不好觉, 除了女儿高烧不退,还有这个心结。

事情理得差不多,既是与爹爹无关, 楚长宁也没再隐瞒母亲:“我之所以问母亲,是与汤泉子有关,后来才知道是自己想岔了,叫阿娘多心。”

长公主小坐了片刻,在楚长宁的催促下,回自己的院子午休。

拂月阁。

用完膳,就听外面的丫鬟来说,八皇子又来看望她,此刻已到了前厅。

楚长宁用了些膳食,恢复些气力,叫人梳妆打扮,往苍白的脸颊上抹了浅浅的脂粉掩盖憔悴之色,换了身衣裙,便来到前厅。

楚若英正与八皇子攀谈,见到楚长宁,话头一转:“突然想起还有一件急事未办,你们且好好聊。”

楚长宁福了福身子:“听婢女说起,八皇子时常来探望,可是有什么要事?”

李筠抬起略显青涩稚气的脸颊,目光澄澈:“无事,就不能来探望县主吗?”

“那倒不是。”楚长宁走过去,坐到他下手的位置,想了想:“我被禁足半月,不能到慈宁宫向皇祖母请安,如果八皇子有时间,可以替我去陪陪皇祖母。”

李筠颔首,道:“好,知道了。”

楚长宁将他瞧了瞧,没瞧出什么,反倒八皇子问她:“为何这样看我,可是我脸上沾了污迹?”

他抬手去抹,楚长宁摇摇头,在八皇子临走前,叫他等上一等,命夏竹取回一叠纸张,递出:“上面是手抄《说了心经》,有静心宁神之效,有劳八皇子代我送到皇祖母宫里。”

李筠欣然接过,目光落在纸张,字体娟秀,段落整齐,看得出来抄写之人很是花了些心思。

难怪太后那么偏爱她。

后宫皇子公主说起楚长宁,不屑得很,可心里哪一个不是艳羡楚长宁能得太后偏宠。

以为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几句讨喜话,就能讨太后欢心。太后又不是傻子,哪些是真心对待,哪些是另有图谋,一眼分明。

所以人心,从来不是嘴巴说说而已,是将心比心。

楚长宁的这份心意,沉甸甸。

八皇子妥帖收纳好,马车出发赶回皇宫。

到了慈宁宫殿门,李筠只将楚长宁抄录的经文递给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在殿门前候了一会儿,不见传召,便打算回去。

刚转身,太后的心腹亲自来迎他,福了福身子,惊絮道:“太后刚得了上好的龙井茶叶,请八皇子入殿品尝。”

惊絮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八皇子客气道:“有劳惊絮姐姐。”

脚步声越渐越近,太后瞧着一高一矮的两个身量,径自看向那道略矮一截儿的身影上

脊背挺拔,身姿尚可,倒是模样,瞧不真切。

太后招了招手:“上前一些,叫哀家好好瞧瞧你。”

八皇子又往前走了几步,停在一段不远不近,恰到好处的距离。

太后见他一身靛蓝色的长袍,双颊稚气未脱,几不可查地皱了皱眉,一扬手,立时有宫人上前替他斟茶。

李筠品了品:“的确是最上等的雨前龙井。”

这种茶叶一年产量极少,除了太后和皇帝,还有受宠的嫔妃、宗室、皇亲等,其他人轻易见不到。

他捧着茶盏浅酌,不卑不亢,也不过分卖弄小心思。

空气里,静谧了半晌,太后转动着佛珠手串,出声:“今儿便先到这里,日后有空,你可常来哀家宫里走动。哀家年岁大了,老眼昏花,那经文上的字都看不清,还得找个眼睛好使的在边上诵读,一事不烦二主,就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