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万里定山河(183)+番外
“楚王后”莫桑玛卡正倚在树上,凉凉望着尚书令刘世清,那些游移冰冷的蛇依旧将他的手脚捆得死紧,“楚王后”甜笑一声,正在他笑得最为娇俏之时,刘世清胸膛之处盘着的蛇猛地遒起,听得咔嚓一声,刘世清喉中涌出一股腻甜,他低头一看,数节断裂胸骨穿透胸腔,刺了出来。
“你……不如……一剑——咳咳咳……”
“我只问你一件事。”祝政轻抬手腕,剑尖顺着刘世清的前胸上移,直直抵住他的咽喉:“梅相,是否为你所害?”
尚书令刘世清森然大笑起来,他张着口,牙齿俱被鲜血染得殷红:“当然,当然!”
“我跟了他那么久,不说……大司马剑,他走之后,连丞相一位都未曾想过给我!我……我寒窗十——”
噗呲一声,剑尖彻底没入了他的咽喉,刘世清喉中发出声气音,便再也说不出任何话。
祝政垂眸,面色凝冷:“……真让我恶心。”
莫桑玛卡无言,地面的蛇群渐渐退去。
远处脚步声渐近,一道暖火先行映亮了来路,照亮一截火红的衣摆。
中护军将领乔匡正亲自为常歌掌着灯笼,走在最前方,乔匡正眼尖,隐约看到前方的龙辇,慌忙唤道:“速速跟上!此处有龙辇!”
常歌朝四周环望一圈,他分明嗅到了若有似无的沉香气。
这香气,和他早上闻到的淡香一模一样。那时候他正环着祝政的腰,为他环上革带,当时祝政的前襟正是熏着这样的沉水香。
“蛇,有蛇!”
常歌慌忙收神思,赶了过去。
五六个灯笼照亮地面,率先映入眼帘的是尚书令刘世清的尸体,一条铜钱斑蟒蛇正从他胸口离开,倏忽没入黑暗当中。
“刘尚书,刘尚书?”上前探寻的侍卫忽然看清尚书令刘世清的脖颈,惊得跌坐地上。
刘世清咽喉破出一个大口,右手正提着长剑,刺向前方。
“这是...这是!”
灯笼上移,映亮刘世清刺死之人,火红的灯笼蓦然摔在地上,灯油倾倒,迅速燃了一大片枯叶,在场人过于讶异,竟无人扑火。
片刻之后,江陵城沉钟敲响。
楚王,驾崩。
*
江陵城,太极殿。
听得沉钟敲响,楚廷文武百官已于最快的速度换上朝服,又在朝服上笼好白麻孝服,当下奔赴太极殿议事。
今日本是楚王大婚,谁知未过一日,大婚竟然变作大丧。
此时文臣在左武官在右,文臣没了牵头的丞相梅和察,武官没了爱嚷嚷的卫将军程政,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打头阵,这帮子人竟不知该从何开始议起。
太极殿最深处,九层白玉丹壁阶梯层层递进,丹壁之上置着空无一人的王座。
玄色的长摆流缎般顺着丹壁玉阶倾泻而下,司空大人支着额,背对群臣坐在丹壁顶端,正抬首望着王座之上的牌匾——“阴阳大顺”。
丹壁这种地方,岂是臣子可以染指,可一来现在纠结此事,时间点不对,二来也无人敢当面数落先生,众人只肃立站着,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最后还是甘信忠老将军率先开口,“梅相已去,楚王已去,还望先生能主持我楚国大事,另立新君。”
祝政的眼神凉凉瞟向一侧,文武百官之首,有三四个年约几岁的小孩,额上缚着白绫跪在一侧,有的哆嗦、有的木然,祝政的目光投过去,竟无人同他对视。
楚王并无子嗣,眼下这几个孩童,都是楚臣连夜从不知哪个旮旯里拉出来的,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楚王旁支远戚。
祝政收了目光,依是望着那块“阴阳大顺”的牌匾,柔滑的乌发坠在身后。
他背着群臣,缓声道:“诸卿觉得如何?”
“国不可一日无君。”
“他国使臣仍在,盛宴未央,还请先生出面,了结诸多杂事。”
其余臣子俱举着玉笏,齐称附议。
祝政仍是背身:“我问的是,诸君以为,新君当立谁?”
“这……”
群臣又是一阵沉默。
甘信忠道:“此处有四名楚王远戚,可先从中挑选一名合适的暂立储君,登基大典还需准备些许时日,在此期间,依旧由先生总领国政——”
祝政扶着丹壁上的蛟龙护栏,徐徐起身,殿内燎燎灯火,在他玄色礼服之上流动。
他右手摸索着蛟龙角:“甘老将军,你想立谁?”
这问题,答或不答都显僭越,甘信忠稍稍低头,干脆闭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