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奸臣的早死姐姐(240)
林初月觉得,张兰儿变化很大,明明模样没什么变化,可是气质却截然不同了。张兰儿眼中再没有那些浮躁,安静平和多了,或许是因为做了母亲,她面上还多了些温顺。
她送了林初月一张绣图。
林初月仔细看了,那是一副牡丹芍药图。张兰儿秀的很好,一眼就能看出两种花的区别。
她笑得有些内敛:“以前,是我太小心眼了,妒忌不容人,却没什么厉害的本事,想起来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不管林初月你怎么想吧,反正我是想向你道歉了,也不奢望你原谅我。你是个好人,为张家村做了很多,许多村民都喜欢你,感激你,我爹娘都不例外。”
“我听旁人说,京城是个繁华的地方,你能在那边过的好,比我想象的有本事多了。”
说完这些,张兰儿牵着她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回了李家村。
林初月问了旁人她现在如何,张兰儿婶婶告诉她。
“兰儿那孩子现在挺好的,这几年沉稳多了,当家的在城里做工,她做些绣活补贴家用,孩子也乖巧懂事,不让人操心。”
林初月:“那……婶婶有让她来我们丰足做事吗?”
他们丰足的待遇不错,在整个于安城都是排的上号的,名气也大,许多人都会慕名而来,几乎不愁做事的绣娘那些。
张萍叹了声:“有啊,她虽然早些年做的事不像话,但终究是我亲侄女,可她不愿,她说要是来丰足做事,她就顾不上家里,没人教养她孩子启蒙。”
比起张兰儿的婆婆,张兰儿多少还是识得一些字的,张兰儿想让孩子走上科举的路,这几年都在忙着存银子,接了许多他们丰足外包的绣活。
除此之外,张兰儿也常在家带着孩子识字,为孩子启蒙。
既然是这样林初月也尊重张兰儿的选择,让旁人能帮忙的就多帮些。
林初月还去看了一趟张大娘一家人。
她原以为张成也会在,却不想张成只在家中待了半月不到,就又匆匆赶回了北境。
张大娘和张大伯年事已高,左右身边却没有年轻人侍奉在旁,林初月担心,想着与张大娘商量商量,她请两个人照看着张大娘和张大伯,但她这提议刚一出口,就被张大娘拒绝了。
“我们老两口虽说上了年纪,但手脚也还算利落,上下行动得了,也能进出于安城,身子骨硬朗得很,哪里需要别人伺候,再说,就算要人伺候,也不该是阿月你帮我们请人。”
张大伯也跟着说:“我们知道阿月你是为我们好,可总归我们有手有脚的,自己能做的事,也不该让别人操心。”
两人说这话时,是一点没有给林初月机会,语气坚决,肯定无论如何都不许林初月请人照顾他们的。
但当谈及张成,张大伯张大娘面上就多了几分落寞。
“我们哪里不知道呢,张成那小子去北境闯,其实也是想拿个职位,拼搏争取一番好前程。”
看着林初月,张大娘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把那话说出了口。
“阿成他这番回来,我也有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只是想去北境争取前程。阿成是我们养大的,他什么性格我们都清楚,他忠厚实诚,从来都没有不满意过在张家村做个普通猎户的日子,突然要去北境,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无奈的笑了笑,张大娘又接着说:“这回他也总算肯告诉我们了。他想娶你,阿月,张成这小子,惦记了你好久,他说他也想让你风光风光的嫁给他,不是做个普通的村妇。”
“只是没想到,你们俩之间还是差了些缘分的。阿砚可比张成好多了,如今也是京官了,又在朝廷里面做事,大好的前途,张成哪里比得上阿砚呢。”
林初月想说没有,张大哥很好,他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甚至凭着自己的努力,大小也在北境那边做了一个百户大人,他是个很好的人。
阿砚和张大哥之间,从来没有比较一说,他们都很好。
但林初月还未开口,张大娘就牢牢的握紧了她的手。
那平常看起来和蔼的笑,添了几分苦涩:“阿月呀,你和阿砚好好的,不用担心我们,就算我们哪天做不动了,只能待在家了,周围不是还有邻里吗?再不济,知道我们这副模样,张成那小子也该从北境滚回来了。”
“我们有儿子的,虽说现在还未有儿媳,但也不是孤寡无疑的,阿月你可不用操心我们。”
听着张大娘这番话,林初月心中又酸又涩,说不出的滋味。她怎么可能不关心不操心张大娘他们呢?
对于林初月而言,张大娘可以说是给予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如果不是张大娘在那年北风寒雪中把她捞回了暖烘烘的屋里,林初月想,她可能已经变成了一抹孤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