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向王子妃献上狗粮(38)

作者: 小花椒 阅读记录

既然巴月有事要忙,她也不能干等着。

这地方虽然小,但却不无聊,池笑花了四五天的时间,把周边的旅游景点都逛了一遍。

有很多古时候遗留下来的老房子,看起来很有意思,也给她很多设计灵感。她记录下来,还看了当地很有名的戏剧,虽然方言听不太懂,但是表演者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

故事性极强,很多人在看的时候,还默默留下了眼泪。

这地方民风淳朴,人大多都是没什么太大追求,过着闲散又自在的生活。

镇上很多茶馆,里面一到下午,就有中老年人打麻将。

池笑去观战了一下午。

小镇上生人不多,池笑又待了那么几天,还是小学生的脸,不免被人询问。

不少人都以为她是离家出走的,还劝她回去好好读书,不要伤爸妈的心。

池笑没地方可去,干脆就在茶馆待着,一来二去,就和茶馆的老板娘混熟了。老板娘五十多岁,人称李姐,十分豁达开朗,让她帮忙倒茶换零钱,给客人添瓜子花生。

晚上到了十点就可以回宾馆,只要上午来收拾一下堂子(麻将馆)就行,免得下午客人来了到处都是烟头瓜子壳。

打理完了李姐还问她:“要不要跟我一起住哦?你一个小娃儿在外头住起不安全,这街上赖皮还是有几个。”

她一直以为池笑十五岁。

池笑每次都拒绝,一是她要等巴月,二是这麻将馆人多,她在这睡必定是不太好受的。

李姐望着她叹息,富态的身子露出十分遗憾的表情,“啥子过不去要离家出走哦,你爹妈多担心你,你不回去,他们怄死咋个办。”

池笑想说,她没有父母。

可是又觉得这么说,李姐眼神里会出现更多同情。

于是她就不说了。

她很坦诚,“我再等等就回去。”

李姐“啧啧”两声,从围裙里面掏出一把瓜子,“你这娃儿才犟,十头牛都拉不动。”

李姐喜欢笑,厨艺又很好,池笑在她这儿算是打童工。李姐管她吃,说好了干一天活儿就给她五十块,麻将馆生意虽然好,一桌子牌钱也就十块。

小镇这种地方,经济就是如此。

哪怕是每天堂子里外都摆满了,也不过只有三四百的收入。

烧水煤炭,客人的茶叶,还有瓜子花生,也都要算作成本。

分给她五十,是李姐仁至义尽。

李姐为人看得开,客人打牌不换零钱也不用倒茶的时候,李姐和池笑坐在路中间,来来往往最多是镇上的人和自行车。

李姐会和街坊邻居聊天,聊完了再转头问池笑,“小妹儿,听到没的?要读大学才有出息,你还是要好好念书哦。”

第54章 哪个需要你的糖哦

在李姐麻将馆待了十天,李姐给池笑腾了一个小房间,说是晚上睡觉听着麻将声,算是催眠,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

池笑喜欢李姐做的棒棒鸡,李姐嘴上骂她:“死娃儿,天天嘴叼的很,哪里来的棒棒鸡给你吃哦。”

晚上却又做好了铺在米饭上,大搪瓷份量足,厚厚的一层鸡肉,又辣又麻,味道比池笑在京市买的都好吃。看池笑吃得满足,李姐又笑又给她夹青菜,嘴上却抱怨,“哎呀,要吃点青菜才长个子的嘛。”

池笑觉得这半个月,自己身子日渐圆润。

西南秋季舒适,但镇子因为背靠雪山,风吹过来凉意嗖嗖,比其他地方多了些凉意,早起时,青石板路多半是湿润的,池笑快爱上这个地方了。

她每天早上醒来,推开窗户,二楼上就有麻雀在叫。

对面的人或许在捧着碗在窗边吃饭,或许在织毛衣。看见她露出脑袋,总会吆喝一句:“小妹儿,起来了唆!”

池笑一开始不太听得懂,后来只觉得对方笑意朴实,朝对方挥手打招呼,笑意灿烂。

天气不见得特别冷,李姐把自己的衣服给池笑穿,李姐骂她:“着凉了你就晓得有好凶了!小娃儿要风度不要温度!”

池笑裹紧了她的针织衫,又暖又软。

某日晚上,池笑照例早睡回了房间,她刚闭上眼,就听到下面有人在喊。

“地震了!”

“狗X的天老爷又在震!不晓得要震到好凶!”

“李姐,李姐你钱都不要了跑哪儿去哦!”

池笑正想着要不要跑下去,因为传闻中西南人民对地震司空见惯,好像并不严重。

门突然被撞开。

她看着李姐圆润的身子冲进来,一巴掌打在她身上,又把她从床上捞起来,“死娃儿脑壳木的很哦!咋个地震了都不晓得跑!”

也许是池笑这几天长胖了,李姐拖了一下。

没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