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后到崔家的,所以之前她并不知道情况,难道大少爷和大少奶奶还不曾圆房吗?
叶小楼见锦年发呆不语,忍不住又唤了一声道:“锦年?”
锦年马上回神,有些不确定的道:“大少奶奶,那个,您和大少爷?”
叶小楼直接皱起了眉头,锦年心下一惊赶忙行礼道:“大少奶奶,奴婢知错。”
叶小楼吐了口气,挥了挥手,算了,这事儿太丢人,还是不问了。
而锦年见此小心翼翼的看了叶小楼一眼,有些忐忑的道:“那个,大少奶奶,女子一般及笄之后才会出嫁,当然也有提前出嫁之女。”
“至于圆房,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及笄之后,只要女子成人便可。”
叶小楼听完一愣,“成人?”
锦年看着她点头道:“是的,只要来了小日子,便算成人了。”
叶小楼听完大惊,“小日子?”
是了,她到把这事儿给忘的一干二净了,来了这么久她竟没来月事儿。
锦年见此,也知这事儿大条了,“那个,大少奶奶,奴婢自从来了您身边,就未曾见您来过小日子,奴婢想着这女子有时越事儿也不准,还想着可能您有喜了呢,本想着等回了南康在个您提这个事儿的。”
“总要让大夫请个脉,才安心啊。”
而叶小楼的脸色却十分不好,“有喜?”
有个屁的喜啊,连圆房都没有呢,哪来的喜?
随后又想到自己居然还没来月事,她都这么大了,还没来,是不是不太对?
她上辈子好像十三岁就来了。
于是赶忙道:“你这就去,让人寻个大夫过来。”
锦年也知道兹事体大,赶忙道:“奴婢这就去。”
叶小楼心里乱糟糟的,她就说崔元衡怎么总是等等,在等等的,难道他竟知道自己还没来月事吗?
这特么叫什么事儿?
他一个大男人居然还关注这个?
叶小楼不太确定,不过,除了这个,还能有别的原因吗?
反正能想到的,就这有这么一个了。
第218章 归来
她这找大夫请脉不要紧,却把大家全都给惊动了。
崔元衡抽空去镇上买了小玩意儿,正想着快点结束这宴会,好赶紧回家哄媳妇儿,却不成想,下人来报,叶小楼生病了。
生病了?
这哪里还坐得住,直接跟东道主打过招呼就走了。
东道主一脸茫然,今日可宴请了不少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随后一打听,然后就不好了。
这叫什么事儿?
一群人在这儿给他接风,他却回去看媳妇儿了?
而崔元衡可不管那些,也并未将这些人放在眼里,他们就算心下不满又如何?
还不是该奉承他照样奉承?
而他赶回来的时候,大夫已经走了。
此刻叶小楼正坐在红木桌前发呆。
“怎么了?可是哪儿不舒服?大夫怎么说?”
“既然不舒服为何不去塌上休息?”
说完就捂住了她的手,蹙着眉头道,“手怎么这么凉?”
面对崔元衡如此的关系,叶小楼竟有些不自在。
人啊,拥有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一旦知道自己可能有一定的生理缺陷,心态就会变的不一样了。
“没什么,大夫说可能有些劳累过度,你不用担心。”
“哦,对了,我已经让锦年把热水准备好了,吃了一肚子灰尘,赶快去洗漱一下吧。”
说完还对崔元衡笑了笑,但是,相比于平日的随心所欲,今日的她竟有几分虚假。
崔元衡想说点啥,最后--
“既然大夫说没事儿,那就好,我也就放心了。”
“不过这段时间你着实辛苦,早些休息,有些事儿欲速则不达,慢慢来就好,别太着急。”
这话似乎意有所指,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叶小楼虚假的撤出一抹微笑。
跟往日总缠着崔元衡不同,这一日叶小楼早早的就睡了。
第二日启程,也是闷闷不语。
而朱家人却恰恰相反,回乡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经过这一路上发生的事儿,这种被人高看,被人赞誉,高人一等的感觉实在太美妙。
而且,人们都喜欢分享喜悦,在古代姻亲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纽带,因此不像后世那般疏远,反而联系紧密。
高中举人就相当于后世孩子考了个好大学一般,自然要请来热闹一番的。
摆上几日的流水席,祭个祖,给老祖中上柱清香之类的活动必不可少。
果然,一进南康城就完全不一样了,虽不至于打马游街,但是也被一众人拥簇着,贺喜之声不断。
崔元衡和朱绅都骑着高头大马在前方,后面则是女眷的马车和货车,一众队伍就这样呼啦啦的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