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冬日,冷风呼啸,这马车是叶小楼请人专门改造过的,甚至路上还带了一个木匠专门负责修车。
这大冬日的,万一车坏在半路可怎么办?
叶小楼把一切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一切都是为了路上能过的舒适些。
马车都是用绵花包裹的,车内宽敞手炉和脚炉不断,烧的最好的松香炭,若是饿了还可以煮个锅子。
别人赶路都苦哈哈的,倒是叶小楼就跟去旅行一样,让人羡慕不已,尤其是朱家,朱瑛可怜巴巴的看着她,恨不得跟她一个马车,可碍于崔元衡在,她也只能歇了这个心思。
不过,叶小楼见她这般,没法子只能让人给她们送去一份,同时也没忘记给另外的两个学子送去,收买人心,这时候最合适。
崔元衡没想到她会把一切安排的如此妥当,路上不愁吃喝,不畏寒冬,天黑了到驿站休息,热水上房早已准备妥当。
一路上畅通无阻,因为他们车队都会插着旗子,这是举人上京赶考的专用旗子,寓意受皇帝旨意参加考试,哪个敢拦。
不仅不会拦,沿路都会有一些乡绅和当地富户设下宴请,若是看到贫困学子,不仅赠衣赠饭,还会赠送盘缠。
第256章 离去
而做这些只为结个善缘,谁知道哪日这些穷举人就会成为他们的父母官呢?
况且结了善缘,将来万一有事相求,也比旁人方便。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大家都不傻,人家做的是投资,广撒网多捕鱼那种,而崔元衡这种头名解元,就更受这些人的欢迎了。
招待的规格也是最高的,都是当地官员设宴,富户乡绅作陪。
就连叶小楼也是受邀之列,不少讨好巴结之人,毕竟崔元衡将来前途远大,谁都不傻,上杆子去得罪。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最少五日能进京了,一路上光这些宴请,耽误的时间就不少。
而这些还不得不去参加,毕竟崔元衡今后要当官的人,彼此交好,有利于仕途之路,人脉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他学富五车,有状元之才,又平易近人,没有年轻人那种浮夸,也没有高中后的孤高自大,反而老成持重,谦逊待人,所以,一路上颇得大家喜欢和看重,交得不少善缘。
这些人家里都有子弟在朝为官,若是相处得好,将来也都是助力。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扩大关系网,对彼此都有好处。
一路上也碰到了其他地方的举子,大家反正都是要去京城,也都顺路,如此,这个队伍反而越来越壮大。
有的主动示好,当然也有那桀骜不驯之辈。
不过,这些人对崔元衡来讲,相处好不难,他交友也是找志趣相投,言之有物之人,对于那些中了举人就沾沾自喜,肚子里只有这点文墨没什么见识之人自然没放在眼里。
不仅如此,京城局势紧张,皇帝年老,而皇子却在壮年,自从旧太子之事后,一直为立太子。
这些举人也好,当地官员也罢,都各有各的队,崔元衡都要甚于应对。
中了举人,也就是踏进了官场这个圈子。
想在这个圈子里混,特立独行只能做直臣,而崔元衡显然不想走这条路。
因此每一次应酬回来都是夜深了,满身酒气喝的大醉。
没到这个时候,叶小楼都会准备好醒酒汤和一应物品。
崔元衡就算喝多了,人也一样张弛有度,不多言多语,不耍酒疯,就是人有些呆滞。
叶小楼不得不佩服这人的自控力,是真的好,都喝成这样了,还要注重自己的衣冠形象。
如此行至第四日,离京城已不足百里,最多明日城门关闭之前,必能抵达。
崔元衡像之前一样,带领着这群举子参加宴请。
今天的宴会很重要,这是一位离京城最近的属官,不说能交好且也不可轻易得罪。
女眷自然也都在出席之列,不过跟平时不同,这一次叶小楼提前离场了。
此刻她坐在早就准备好的马车上,马车一路疾行,直奔城西,她们要赶在关门之前离开这个县城。
一旦关了城门,那崔元衡追来的可能就很小很小了。
叶小楼计划的很好,而锦年则紧张的不行,小脸刷白的道:“大少奶奶---”
“我们,我们就这么走了吗?”
“是不是,太,太突然了,奴婢---”
“奴婢有点--”
叶小楼抬头正好看到锦年苍白着一张脸,整个人都颤抖的厉害,于是叹了口气道:“这不是之前就说好的吗?”
“你后悔了?你要是后悔了,现在还来得及。”
锦年赶忙摇头,“没,没有,奴婢,奴婢就是有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