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妃喝了一口红枣茶,方问:“昨日帝后新婚大喜,为求双喜临门,太后下了谕旨令淑妃梅氏在皇后入宫之后入宫,怎么今日她竟没来给皇后娘娘请安吗?”
关于梅清韵跟自己同一天入宫并封为淑妃一事,忘忧心里一直不舒服。但因赵祯早就找了沐霖说明原委,之后沐霖夫妇又一再劝说开解,忘忧才把这件事情压在了心底。原本想着,好歹也是新婚,装过这几日再倒腾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却不料贤王妃一来就把这事儿给翻出来了,倒像是有意为之。
“回皇后殿下,淑妃娘娘来请安了。”门口的宋嬷嬷适时地回了一声。
忘忧笑了笑,说:“这人真是不经念叨。快请进来吧。”
贤王妃和裕王妃各自端坐回去。梅清韵款款入内,至大殿内规规矩矩的站住,然后大礼参拜。
忘忧看着她跪拜地姿势那样标准,心中忍不住为梅翰林的家教规矩喝彩。
“臣妾淑妃梅氏,请皇后殿下金安,愿娘娘吉祥如意,芳华永驻。”梅清韵磕了最后一个头,方朗声喊道。
“快起来吧,地上凉。别跪坏了膝盖。”忘忧看了旁边的姜兰一眼,吩咐道:“赐座。”
姜兰回头看了一眼小宫女,小宫女搬了一个绣凳送过来,凡在忘忧的一侧。
梅氏再次行礼谢坐,又向贤王妃,裕王妃等人欠了欠身之后,方在小绣凳上落座。
裕王妃笑着对贤王妃说:“一直听说梅翰林读书清流门户,家教极好。今日见了淑妃才算是信了。”
贤王妃含笑说道:“太后娘娘的眼光自然是不会错的。梅妃,听说你自幼跟家中兄长一起读书?”
梅清韵忙起身回道:“回贤王妃的话,妾小时候跟兄长们一起读书,无非是打发时间罢了。也并没认真读几年,只些许认识一些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读书方能明事理。你的祖父曾经官至太师,你的父亲虽然在翰林院只是个五品闲职,但他学问极好,是个端方中正之人。如今太后娘娘选你陪伴在天子身侧,你务必要尽心尽力,既要照顾好天子的饮食起居,更应该时常劝谏。辅佐好皇后,给我赵氏开枝散叶。”贤王妃朗声说道。
此番话,说给皇后正合时宜。然而贤王妃偏偏说给了淑妃梅清韵。
在座的都是人精,一个个都是权谋窝里爬出来的,任谁还听不懂贤王妃的意思呢?忘忧就算一开始没听明白,在看到众人低头喝茶的神色时也回味明白了。
然而忘忧却并不说话,只拖着茶盏慢慢的喝茶,仿佛贤王妃的那些话她根本没听见一样。
梅清韵却有些尴尬了,这样的话她若是应了,以后必定遭皇后记恨;可若是不应,当下就把贤王妃给得罪了。
“王妃的话自然是金玉良言,但臣妾身份低微,只怕难当大任。”梅清韵忙站起来向着贤王妃福身一礼,又向忘忧欠了欠身,说:“臣妾以后一定以皇后娘娘为榜样,悉心服侍陛下和皇后娘娘的。”
忘忧心里暗暗一笑,这梅清韵居然是个滑不溜秋的人,她这般难拿捏,不知道贤王妃该如何下这个台阶?
裕王妃笑着给贤王妃解了围:“淑妃虽然出身清流门户,却也没有那些读书人的酸腐傲气,这温柔的性子是最难得的。皇后娘娘在陛下身边的日子久一些,你以后多听皇后的话自然是没错的。”
“多谢裕王妃教诲。”梅清韵又向裕王妃福了一福。
忘忧看看众人都没什么可说的了,便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说:“今日诸位王妃夫人们头一次来觐见本宫,本宫也没什么好赏赐的。便叫御膳房预备了家宴,请诸位王妃和夫人们在本宫这里用过午膳再走吧。”
贤王妃抬手扶着自己的儿媳妇蓝氏缓缓地起身,说:“虽然太后不喜吵闹,但咱们也该去请个安,不然叫小辈儿们有样学样的,越发没规矩起来。”
“八弟妹说的是。”裕王妃笑着点头,又对忘忧说:“我们几个老的去宁寿宫走一趟,请过太后安之后也便家去了。她们几个年轻的就随意吧。”
忘忧扶着姜兰的手缓缓站起来,说道:“宋嬷嬷,替本宫送送二位老王妃。”
此话一出,蓝氏等一干世子夫人们自然也不好真的就随意了,众人齐刷刷的跟在贤王妃身后告退,依次出去了。
忘忧看着站在最末位的丁素云也跟着众人离去之后,方缓缓地舒了一口气。正要说回去歇歇,扭头却见梅清韵还站在一旁,便笑道:“妹妹也累了吧?回去歇息吧。”
“多谢皇后娘娘个体恤,臣妾想给皇上请个安。”梅清韵低声说。
忘忧轻笑道:“嗯,你是个有心的。皇上在本宫的寝殿呢,你要不要跟本宫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