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有疾奴家有药(693)

“王爷?”程氏不明白为何平日里对自己和颜悦色的王爷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程氏看着赵承渊离去的背影,暗暗地思忖:难道王爷不喜欢丁王妃,所以这一道晋封正妃的旨意让他生气?那他究竟喜欢谁?为何至今不立正妃?程氏转念又想起王爷当初为了自己从侍妾进位为夫人的时候曾经亲自上了奏折,一时间心中猛然狂喜难道王爷喜欢的是自己?想让自己做正妃?

程氏又是焦虑又是高兴,一个晚上都没怎么睡。

同样没怎么睡的还有赵承渊,他独自一个人在书房里喝了三坛子酒,阿寺就守在外面,偌大的王府上百口人,没有一个人敢进去劝说。

丁素云也没睡好,但她早就有打算,所以还算平静。

天不亮她便起身,叫人进来为自己梳洗打扮并穿上朝服带上朝冠,为了表示恭敬,她没有用早膳,只吃了一碗杏仁酥茶便坐轿进宫向皇后谢恩去了。

“求娘娘恕罪,王爷昨晚受了风寒,今儿早起便传了太医。等他身子好些了,一定会进宫向陛下和娘娘谢恩的。”丁素云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便把赵承渊的失礼给摺过去了。

忘忧不计较,赵祯自然更不会多问。

赵承渊果然是病了,而且一病不起,闭门谢客。

天子打发了太医去吴王府诊脉,回来说是吴王染了一场风寒又拖延了时日,耽误了诊治时间,所以落下了病根儿,需静养数月方可望痊愈。

期间,沈熹年曾怀疑赵承渊有什么想法藏着掖着,也去吴王府瞧过,见赵承渊的气色果然大不如前,这场病似乎不是装的。

于是天子以关爱为由,安排人把赵承渊之前负责的政务慢慢地接管回来,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闲散王爷了。

秋天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

十月初,汴京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每次下雪,都是赵祯最喜欢跟忘忧待在一起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初相遇就是在一场大雪之中。

忘忧站在窗口看着外面飞扬的雪花,对身边的姜兰说:“去告诉白芷,让她预备几个小菜,再把咱们自酿的芙蓉醉挖出一坛子来。”

姜兰和白芷二人在忘忧身边服侍了这么久早就有了分工,姜兰心细如发所以负责起居,而白芷对药理滋补更感兴趣所以负责饮食。

“是,娘娘。”姜兰应了一声,下去之前又问一句:“要去乾元殿请陛下吗?”

忘忧微微一笑,说:“不用去请,陛下忙完了自然会过来的。”

姜兰笑着福了福身下去准备,何妈妈从廊下经过看见寝殿的窗子开着,便上前唠叨:“这风如此烈,娘娘怎么站在这里吹呢?快些关上窗子吧。”一边唠叨着,何妈妈快步入内,把一个手炉塞进忘忧的怀里,急急地关上了窗子。

忘忧无奈的笑道:“你也太小心了,老天好不容易下场雪,怎么也要好好地赏一赏才对呀。”

“这会子雪还不够厚,娘娘要赏雪,且等明日最好。老奴叫人留着御花园的雪,待您赏过再清扫。”何妈妈扶着忘忧在榻上坐好,又去把碳炉的炭火拨的旺一些。

“贵妃和张昭仪那边怎么样?”忘忧漫不经心地问。

“炭火早就足了,过冬的东西都是上好的,跟宁寿宫也没什么区别。她们自然也是极满意的,张昭仪说来给娘娘请安,我说下雪路滑,娘娘也不计较这些,让她明日再来。”

“嗯,那几件大毛的衣裳可赶制好了吗?”

“已经送过来了,在偏殿放着呢,老奴还没来得及打开看。娘娘要亲自看看吗?”

“索性闲着也是无事,叫人取过来瞧瞧吧。”

何妈妈答应着,叫小宫女把偏殿的一个大包袱取了来。包袱里装的是内廷尚衣局刚送来的几件大毛披风,一件黒貂短款的披肩,一件玄狐风毛的斗篷,还有一件猞猁裘和一件白狐风毛的长襦。

“这件玄狐斗篷给陛下起居时用吧。”忘忧率先把斗篷拿出来交给了何妈妈。

何妈妈接了斗篷,另拿了一个绛紫色的包袱包起来放到一旁。

“这三件都给兄嫂送去吧。”

“三件?”何妈妈猜到了忘忧的一点心思,但还是多嘴问了一句:“这可是沈夫人特意送给夫人的皮子,比进上的还要好,娘娘不自己留一件吗?”

“我的衣裳都是有规制的,这几件都是特意交代尚衣局把那些纹饰规制都免了去。”忘忧淡淡的笑了笑,这几见皮子在交给尚衣局的时候就交代过了,她并不是为自己做的。

何妈妈笑道:“是老奴糊涂了。”

忘忧也笑了笑,又说:“她虽然没养我,但好歹也是生我一场。”

“娘娘说的是。总归是血浓于水,娘娘跟夫人的隔阂也早该放下了。”何妈妈忙应道。

上一篇: 甜系初恋 下一篇: 男朋友售价一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