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随身带个老祖宗(82)

“无妨,朕今个儿也不想读书。”

康熙帝似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儿,轻笑一声:“朕打算过两日赐宴于瀛台,你可知是为何事儿?”

这还能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平定三藩啊!

路谦本人是不关注这个的,说白了,他是出生在康熙四年间,尽管那时天下尚未完全太平,时不时的就有前明遗孤搞事儿,可说真的,这又与他何干呢?他自家的事情尚且折腾不完,压根就不可能去关注天家的事儿。连清廷的仇恨都无,更不提吴三桂等人了。

可架不住他有个祖安祖宗。

明明二三月间,那祖宗还见天的变着法子的诅咒康熙帝,一会儿说他是克妻命,一会儿又说他注定会面对儿子们骨肉相残一事,一会儿又……

其实吧,路谦不觉得那玩意儿叫做会看面相,这分明就是咒人嘛!

结果,骂了两个月后,祖宗仍是一天到晚的咒骂,只是这对象却是突然变了。

变成了吴三桂等人,还不光是骂,中间夹杂着若干痛快、活该之类的词儿。以及……

狗咬狗一嘴毛。

这里头说的当然是吴三桂和清廷了。

还有什么比痛恨的两方互相残杀更痛快的事儿?如果是两败俱伤就更棒了,但像如今这般,吴家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后代,偌大的基业几乎被清军彻底毁灭殆尽,在祖宗看来,简直如同是三伏天里喝了一大碗冰水那么痛快。

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希望吴三桂和清廷火拼,双方都彻底凉凉。但假如只能死一方,他希望是叛徒死!

敌人可以慢慢的消灭,但叛徒必须立刻马上去死!

死无全尸!

身首异处!

五马分尸!

挫骨扬灰!

托祖宗的福,路谦听了好多好多关于吴三桂的事情。眼下,康熙帝一提,他就想起来了!

“圣上平定三藩之乱,乃是黎民百姓的一大福祉!就是不知此次赐宴,臣等微末小官可有这福气参与其中?”路谦半低着头,但他用眼神充分的表达了他的期待。

“那就在京中的从五品以上官员者赴宴吧。”

路谦瞬间绽放笑容,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喜悦之情,配上方才的对话,他只差没在脸上写着,平三藩对啊,吴三桂死得好啊!

康熙帝很是满意,愈发觉得先前的策略没错。

前明的达官显贵后裔并那些遗民隐逸,原也不是凝聚成一团的,从他们之中择出那些重仕途前程的入朝为官,一点一滴的将这些人分化,早晚有一天,他们都能为大清所用!

就是这个路谦,是不是有点儿太狗腿了……

这个念头也就是在康熙帝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最终被他认定为路谦年岁小经历少,毕竟真正痛恨大清的人,多数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

殊不知,路谦此时想要保持住面上的笑容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儿。

祖宗啊,他气得冲着路谦的门面挥出了老拳。

是的,祖宗再怎么打人,路谦都感受不到丁点儿的疼痛。但要知道,一记老拳直冲门面而来,是个人都会本能的闪避的。就算因为速度太快而无法躲避,那也会下意识的闭上眼睛。

但路谦不行的,他必须做好表情管理,非要不能瞎躲避,还不能闭眼,甚至还要保持住面上的笑容,还要保证笑容的真诚,以及眼神里透出的喜悦光芒。

代入一下……

有个鬼在你眼前挥舞着老拳,一拳又一拳,你不能躲闪也就算了,还要露出真诚的笑容,笑得阳光明媚、月岁静好。

太难了。

直到离开了宫中,路谦这才垮下脸来,死鱼眼的看向他祖宗。

祖宗才不怕,连半点儿羞愧都无,甚至还能反过来骂他:“骨气!面对鞑子皇帝,你必须得充满了骨气!想当年,老夫……”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路谦盘算着,乡试还有一个月才正式开始,之后还要持续半个月,这还不算后续的批卷评分排名等等。就算等乡试放榜了,都不能算是彻底结束了。那些个离京的翰林官,若是去的不算远倒还好,离得远的,像江南那一代的,只怕至少也得等十月底才能返京。

也就是说,接下来他还是会在南书房轮值的。

苦啊!

他觉得他上辈子一定是黄连地成的精。

就算是黄连精都没他那么苦!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之后没两日,宫中就传来消息,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决定赐宴于瀛台,从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参与。

这消息跟路谦入宫轮值的时间太接近了,尤其好死不死的,在路谦之后,康熙帝因为忙于政事,压根就没唤翰林关入内。也因此,很多脑子活络的都将目光落在了路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