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42)
少年的情感,又能长久吗?
她又到底喜欢怎样的人?适合怎样的人?会不会李应生才是本该适合她的那个良配呢?
那几天,林与乐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就像思考着以后想要怎样的生活、定居在哪里?是做前端还是后端开发?读研还是工作等问题一样。
这只是大学里想要思考找寻答案的其中之一。只不过是有关爱情罢了。
☆、第 30 章
第三十章
大学是中学生蜕变成社会人中间必经的伪象牙塔。
在这里,曾经的中学生好学生们会发现,曾经他们引以为傲的成绩体系论,将不再是全部,并且这个社会也不会告诉你,啊,同志注意了,我们切换评价体系了,从此不再唯成绩论,也不再呵护你,因为你已经不是花朵了,你即将是社畜!
没有人会告诉你。只等着你自己发觉,然后认清自己,接受自己未来可能只是个平庸平凡的社畜这个命运。
当然,这些有的人会比你先知道。
985的大学里,宿舍四个人,两个人是大学生的子女。剩下一个是高中生文凭,林与乐没好意思说,自己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凭。
从前在中学时期家庭背景的差距,也在大学时期开始显现。
倒不是只是凸显在吃穿用度上,更令人难过的是,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比你更加知道大学生活要怎么过,未来要怎么活,因为他们可能很早就认清了,高考之前类似于“上了大学你就万事大吉”了的那些谎言。
甚至,他们的父母可能和他们上过同一所大学,选修过同一门课,他们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而林与乐从来都不知道,学校的烦恼可以拿回去跟父母说。
整个大学的第一年,林与乐都还在等,她似乎在等大学里发生某件事,让她重新变回高三那个奋斗的自己。
可是没有。
大学里有很多条路,评价体系有很多,有成绩好的,有比赛经历丰富的,有项目经验特别牛的。林与乐每条路都试了一下,然后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得到。
她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她很迷茫,而在这些大学生迷茫的集合里,爱情只是一部分。
然而,正当林与乐因为叶振的忽然到来从而对一些择偶标准乃至人生问题感到烦恼不已时,程菲组建的项目小组也因为考试的结束而展开了动作。
因为是大三,科目少,结课早,考试也比大一大二要早很多。
他们的项目在结课之后停了近一个月,如今群里才慢慢又有了动静。虽说还有不少科目仍还有大作业需要完成,但大部分都已经准备回家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组长的程菲才想着在大家回去之前,开个会。
而那一天,恰好是林与乐和叶振见面之后的第二天。
彼时,林与乐因为叶振的事情心烦意乱、心不在焉,压根没注意到群里多了个人。
等到了才发现,原来多的那个人是李应生。
开会地点很随性,是在饭堂。
两人在人群中对视了一眼,皆有尴尬,但不同的是,李应生似乎并没有惊讶,也许是比林与乐更早知道,会在这里见到彼此。
几人聊了一会儿有关项目进展和日后的统筹安排,林与乐一心二用地把群里的消息翻看完毕,才明白过来,原来李应生是程菲找来的外援。
偏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节点,让她再次看到这个人。
简直就像是上帝故意使坏的恶作剧。
林与乐全程都没怎么讲话,两人坐在彼此的对角线上,也没怎么交谈,只是偶尔该必要的对话仍旧会说,只是表情淡淡,反正眉梢眼角里的异样也不是谁都能一眼看穿。
不然这个会议也不能如此正常地开完。
一下午的会在晚饭后结束,程菲宣布后天,还要开一次会,去教学楼见指导老师,汇报一下进度。
林与乐他们说了好。
回去之后,林与乐无所事事,看了手机,又登了游戏,叶振皆不在线,也没有任何消息。
只是说了句:这两天要见朋友。
林与乐都有些怀疑,之前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可能叶振来A市其实主要是看朋友,而见她才是那个顺带。又或者,这个小孩儿比她想的还恶劣,年纪轻轻就惯会用那些把妹的招数,明明是捎带,却说得好像是专程为她而来的一样。
想到这儿,林与乐内心就涌出一股愤怒,然而愤怒还没等成熟,心里又冒出其他的猜测——会不会其实只是因为自己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失望了所以才……
这样的可能性更不能想下去了。
更何况,林与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叶振算满意还是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