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崔程就站在门口,崔邺先看到,忙说:“是我瞒着父亲了。”
崔鹏大概觉得他们父子两的关系,真是难以调和了,叹气:“你们,总是这样。”
崔邺叫了声:“父亲。”
崔鹏这才僵着脸,回头和崔程行礼。
崔程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崔鹏见他不说话,猜他和柬之有话说,就识趣的避开了。崔程盯着崔邺,问:“怎么样了?”
崔邺问:“我的人呢?”
崔程:“都在。”
段冲在都督府外时刻等待着。阿骨勒原本中了一刀,在贺赖部养了半个月好些了,也已经回了凉州,其他人安好。
崔邺听着人都没事,无所谓的说:“那就叫个人进来,我问些事。”
崔程问:“你和卢家退亲说什么了?”
崔邺不回答。
崔程又问:“或者说,你允诺了什么?”
崔邺:“卢家女郎和我不合适,我一个浪子,平白娶了人家,不是害人吗?”
他说的话,崔程连一个字都不信。
崔邺见他非问不可,但是退亲的理由确实有些难以启齿了。当时箭在弦上,说了也就说了,但是现在再提起来,就有些……
“反正是退了,舅舅也理解。阿圆将来嫁人,我会给她备一份丰厚的嫁妆。”
崔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崔程派人去卢家送信,赔礼道歉。并给家里送了信,留他凉州呆些时日。
贺赖部的人确实善养马,一万多马,在河套地区驰骋,竟然能有序丝毫不见慌张。随着马群买回来的一百多马奴,就在那里效命。
崔邺的部下对他极其忠心,用刘彰的话说,五郎的驭人之术,不在都督之下。甚至比都督更高。
这话崔程是信的。
一万多马,要是在祁连山下养上几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战马,到时候崔邺就是这河西道上说一不二的人。
他没想到崔家最出彩的一个儿子,居然成了不问功名的商人。而且是他一手促成的。
崔程问:“你让蒋道东转给我的话,我收到了。”
崔邺人回来了,有点不认账,抬眼瞧了他一眼,不甚在意的说:“哦,那就是我随口一说,要不然打发不走蒋道东。”
崔程丝毫不在意他的无赖,只说:“我知你不是随口一说。”
崔邺见他整个人一副‘你不说,我就不走’的架势。
他暂时还没精力和他说这些,关于河西道粮仓的事,那要全凭谢奚力量,他个人无能为力。育种的事,根本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出成绩的。这里面的变数很大。
见崔程不罢休,无奈说:“粮草的事,我现在不能给你答复。最快也要待来年。但是我保证,粮草的事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崔程见他认真,点点头,并不逼迫,只嘱咐:“你休息吧。”
到第二日,都督府的人才放人来看望崔邺。
段冲进来时,崔程正和他商议马场的事,崔邺不松口,马场不准崔程沾手。崔程倒也不霸道,见他反应激烈,也就作罢了,出门前遇见段冲,段冲恭敬的行了礼。
崔程见段冲进来,偏又驻足不肯走了。
段冲见了崔邺瘦的行销脱骨,有些难以接受,半晌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崔邺笑说:“说了不准你们动不动跪下,我今日可没有钱给你们抢。”
段冲将包袱放在床上,回话:“郎君不该自己一人犯险,置自己于死地。”
崔邺却说:“莫多话了,既然我是你们的主上,你们就得听我的。”
段冲心酸难耐,但也恭敬说:“郎君吩咐的货已经送到,这是回信。”
崔邺伸手打开包裹,果真只有一封信。
他手里拿着信,手指捻捻,但是没有打开。
问段冲:“阿骨勒怎么样了?”
段冲老实说:“刚开始回来按不住他,他非要去找你。打昏了两次。这几天听说你回来了,才老实了。”
崔邺无奈的说:“你回去和他说,我和他,只能躺一个。我接下来一年都起不来。有事要交代他。让他务必尽快好起来,我要见到他人。”
段冲恭敬的答:“是,我回去定会转给他。”
崔邺不能坐太久,腰上的伤还在疼,交代说:“照顾好咱们的人,一路注意安全,若是人手不够,就歇一程。”
段冲见他面色疲倦,告辞:“我知道了,郎君放心,那我明日再过来看郎君,你歇着吧。”
说完又朝崔程行了礼,恭敬的退出来了。
等段冲一走,崔邺问:“你觉得这人怎么样?”
崔程不客气的说:“不怎么样。”
崔邺见他不客气,却说:“你帮我带带他吧,有没有功名利禄就看他的命了。”